救得一蔗值一文,家家喜色见眉宇
出处:《甘蔗谣》
明末清初 · 卢若腾
嗟我村民居瘠土,生计强半在农圃;连阡种莳因地宜,甘蔗之利敌黍稌。
年来旱魃狠为灾,自春徂冬暵不雨;晨昏抱瓮争灌畦,辛勤救蔗如救父。
救得一蔗值一文,家家喜色见眉宇。
岂料悍卒百十群,嗜甘不恤他人苦。
拔剑砍蔗如刈草,主人有言更触怒;翻加谗蔑恣株连,拘系搒掠命如缕。
主将重违士卒心,豢而纵之示鼓舞;仍劝村民绝祸根,尔不莳蔗彼安取!百姓忍饥兵自静,此法简便良可诩;因笑古人拙治军,秋毫不犯何其腐!
年来旱魃狠为灾,自春徂冬暵不雨;晨昏抱瓮争灌畦,辛勤救蔗如救父。
救得一蔗值一文,家家喜色见眉宇。
岂料悍卒百十群,嗜甘不恤他人苦。
拔剑砍蔗如刈草,主人有言更触怒;翻加谗蔑恣株连,拘系搒掠命如缕。
主将重违士卒心,豢而纵之示鼓舞;仍劝村民绝祸根,尔不莳蔗彼安取!百姓忍饥兵自静,此法简便良可诩;因笑古人拙治军,秋毫不犯何其腐!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诗歌《甘蔗谣》通过农民的生活情境,反映了社会现实与矛盾。诗人以村民种甘蔗为生计,描述了他们勤劳辛劳,期待丰收的场景。然而,干旱来袭,村民们竭力灌溉,甘蔗成为他们的生活寄托。然而,当士兵们贪婪地抢夺甘蔗,无视农民的辛苦时,农民的权益被严重侵犯,甚至遭受囚禁和拷打。诗中讽刺了统治者纵容士兵胡作非为,同时揭示了百姓忍饥才能平息兵乱的无奈。诗人借此批评了古代治理中的粗暴和不公,认为应当以更为仁慈和公正的方式管理民众,秋毫无犯的古训显得过于陈腐。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合理治理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