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王宪天则,广覆物不遗
出处:《寓怀》
明 · 王世贞
皇王宪天则,广覆物不遗。
四门列九服,大开明堂基。
嬴帝吞六雄,扬兵震四垂。
炎武因遗迹,滇岭悉来归。
魋结袭冠簪,卉服改裳衣。
西琛并南赆,王会无后期。
善哉太史公,谓得圣人威。
竖儒守一经,安能知是非。
四门列九服,大开明堂基。
嬴帝吞六雄,扬兵震四垂。
炎武因遗迹,滇岭悉来归。
魋结袭冠簪,卉服改裳衣。
西琛并南赆,王会无后期。
善哉太史公,谓得圣人威。
竖儒守一经,安能知是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寓怀(其十三)》,主要通过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开疆拓土、统一天下的赞美,以及对儒家学者局限性的批评。
首句“皇王宪天则,广覆物不遗”赞扬了古代君主遵循天道,包容万物的宏大胸怀。接下来,“四门列九服,大开明堂基”描绘了帝王设立疆域,奠定文明基础的壮观景象。诗人提及秦始皇统一六国,展现了其军事力量的强大,“嬴帝吞六雄,扬兵震四垂”。
“炎武因遗迹,滇岭悉来归”暗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继承前朝遗志,扩展疆界,连边远的滇岭地区也归顺。“魋结袭冠簪,卉服改裳衣”描述了不同民族的服饰变化,象征着文化交融与统一。
“西琛并南赆,王会无后期”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外交的和睦,天下诸侯聚会,没有中断的迹象。最后两句,诗人以赞许的态度评价太史公司马迁能理解圣人的威仪,而批评那些只会固守儒家经典的“竖儒”,不知真正的天下大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叙事和象征手法,寓言式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盛世气象和个人见识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