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时得名酒,亭午犹中圣
出处:《次韵夏侯太冲秀才》
宋 · 秦观
儒官饱闲散,室若僧坊静。
北窗腹便便,支枕看斗柄。
或时得名酒,亭午犹中圣。
醒来复何事,弄笔赋秋兴。
焉知懒是真,但觉贫非病。
茫茫流水意,会有知音听。
钟鼎与山林,人生各天性。
北窗腹便便,支枕看斗柄。
或时得名酒,亭午犹中圣。
醒来复何事,弄笔赋秋兴。
焉知懒是真,但觉贫非病。
茫茫流水意,会有知音听。
钟鼎与山林,人生各天性。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儒官:文官。饱闲散:悠闲自在。
室若僧坊静:居室安静如僧舍。
腹便便:形容身体丰满舒适。
支枕看斗柄:枕着枕头看北斗星。
亭午犹中圣:正午时分还像圣人般陶醉。
秋兴:秋天的感怀。
懒是真:懒散是真实的。
贫非病:贫穷并非疾病。
茫茫流水意:流水寓意深远。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
钟鼎:追求功名富贵。
山林:隐居生活。
人生各天性:人生道路因人而异。
翻译
文官悠闲自在,居室静如僧舍。北窗边他舒适安逸,枕着枕头赏北斗星。
偶尔能品尝美酒,正午时分仍醉人如圣贤。
醒来后又有什么事?提笔抒发秋天的感慨。
谁知道懒散是真实,只觉得贫穷并非病痛。
流水浩渺寓意深远,期待有人能倾听。
无论是追求功名还是隐居山林,人生各有其天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儒官闲适的生活场景。他身处清静如僧舍的居室,悠闲地躺在北窗下,支着枕头仰望星空,享受午后的宁静。偶尔能品尝到美酒,醉后还会提笔抒发秋日的感慨。诗人自嘲懒散可能是真实的,但他并不以此为病,反而觉得贫穷并非困扰。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流水,期待有共鸣的知音。诗中流露出对钟鸣鼎食与山林隐逸两种生活方式的认同,认为人生本性各异,各有其道。整体上,这是一首表现诗人淡泊心境和对生活哲理思考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