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瓢与香瘿瘤,根之生结非香肉
出处:《后箪友篇》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古之瓢饮巢与繇,颜渊亦以酌溪流。
彼皆苦叶匏所作,短颈大腹轻且浮。
系而不食经霜落,腰之深浅用亦优。
我之瓢与香瘿瘤,根之生结非香肉。
渣滓已化馀皮坚,黄熟未成苦面皱。
一柄屈折珠斗同,又如人胆刳空中。
就泉掐取日挹注,不用羸瓶多有功。
一勺于我亦已足,五石笑彼无所容。
平生与箪作一处,贫贱之交相尔汝。
匏瓜无匹箪其匹,中流千金吾不与。
未能长吸作鲸鱼,且复量腹为偃鼠。
所乐谁言不在兹,洋洋泌水吾香糈。
此瓢真是吾俦侣,五岳相携历寒暑。
中路与君恐非情,使箪无友长伶仃。
不及昔时太白老,鸬鹚之杓同死生。
箪友在君宁在我,久要于义乃云可。
木质轻微不足贵,遗君当致一金叵。
彼皆苦叶匏所作,短颈大腹轻且浮。
系而不食经霜落,腰之深浅用亦优。
我之瓢与香瘿瘤,根之生结非香肉。
渣滓已化馀皮坚,黄熟未成苦面皱。
一柄屈折珠斗同,又如人胆刳空中。
就泉掐取日挹注,不用羸瓶多有功。
一勺于我亦已足,五石笑彼无所容。
平生与箪作一处,贫贱之交相尔汝。
匏瓜无匹箪其匹,中流千金吾不与。
未能长吸作鲸鱼,且复量腹为偃鼠。
所乐谁言不在兹,洋洋泌水吾香糈。
此瓢真是吾俦侣,五岳相携历寒暑。
中路与君恐非情,使箪无友长伶仃。
不及昔时太白老,鸬鹚之杓同死生。
箪友在君宁在我,久要于义乃云可。
木质轻微不足贵,遗君当致一金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后箪友篇》,通过对比“瓢”与“箪”的不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物质的淡泊态度。
诗中首先提到古代的“瓢”与“巢”,以及颜渊以溪流为酒,以此类比“瓢”与“箪”的生活简朴。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所用的“瓢”与“香瘿瘤”,强调其材质独特,虽非香肉,但坚实耐用,如同人之胆,空心却能盛水。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瓢”与泉水的关系,强调其取水方便,无需使用脆弱的瓶子,一勺足以满足需求,五石之水则显得过于奢侈。
诗人将“瓢”与“箪”视为平等的朋友,强调贫贱之交的真挚,即使“瓢”与“箪”无法相互陪伴,也应保持友谊。诗人认为,“瓢”虽轻质,但其价值在于与“箪”的友情,而非物质本身。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代友情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社会中物质至上风气的反思,希望人们能珍惜真正的友情,而非仅仅追求物质的富足。
整首诗通过对“瓢”与“箪”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简朴、物质淡泊、友情珍贵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