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头已生耳,雨脚尚如麻
出处:《宿龙回》
宋 · 杨万里
大熟虚成喜,微生亦可嗟。
禾头已生耳,雨脚尚如麻。
顷者官收米,精于玉绝瑕。
四山云又合,奈尔老农家。
禾头已生耳,雨脚尚如麻。
顷者官收米,精于玉绝瑕。
四山云又合,奈尔老农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大熟:丰收。虚成喜:虚弱却欢喜。
微生:微小的生命。
可嗟:值得感叹。
禾头:谷穗。
雨脚:雨水。
尚:仍然。
如麻:密集如麻。
顷者:最近。
官收米:官府征粮。
精于玉:精细如同美玉。
绝瑕:无暇。
四山:四周的山。
云又合:山雾重聚。
奈尔:可怜。
老农家:老农。
翻译
丰收却因虚弱而欢喜,微小的生命也值得感叹。谷穗已长出,雨水密集如麻。
最近官府征粮,要求之精细如同无暇美玉。
四周山雾重聚,可怜的老农生活艰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业劳动的生动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农人对自然天气的依赖与无奈,以及他们对于收成的期待与担忧。
"大熟虚成喜,微生亦可嗟"两句写出了农人对于粮食成熟的喜悦,同时也表现出对尚未成熟谷物的关切。这里的“虚成”指的是接近成熟,而“微生”则是刚开始萌芽的状态,通过这两种不同的生长阶段,诗人传达了农事的不易和对天气的依赖。
"禾头已生耳,雨脚尚如麻"进一步描绘了谷物已经成熟,但雨水却像细小的芝麻一样不断,这里的比喻使得形象生动,同时也表达出农人对于雨水的渴望和对自然力的无奈。
"顷者官收米,精于玉绝瑕"则是从官府的角度写出了粮食的重要性,以及官方对于粮食质量的严苛要求。这里“顷者”指的是不久前,“官收米”表明了政府对粮食征收的行为,而“精于玉绝瑕”则形容了粮食的纯净和完美,犹如玉石无瑕。
"四山云又合,奈尔老农家"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站在老农家的立场上,对自然的力量表示无可奈何。这里“四山云又合”形容了天气变化多端,而“奈尔老农家”则表达出面对自然灾害,老农家只能是无力的接受。
整首诗通过写实与抒情相结合,展现了古代农业社会的生存状态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