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夜分归路晚,疏钟遥动景阳楼
出处:《同吴翁晋姚叔乂诸子集陈公衡衙斋》
明 · 徐熥
南朝仙吏擅风流,四海论交半敝裘。
粉署鸟啼花外雨,白门鸦散柳边秋。
故宫云气销长乐,近郭湖光起莫愁。
马踏夜分归路晚,疏钟遥动景阳楼。
粉署鸟啼花外雨,白门鸦散柳边秋。
故宫云气销长乐,近郭湖光起莫愁。
马踏夜分归路晚,疏钟遥动景阳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朝时期文人雅士的风流韵事与繁华景象,以及对历史遗迹的追忆。首联“南朝仙吏擅风流,四海论交半敝裘”开篇即点出南朝文士的风雅与广泛的人脉交往,即使衣着朴素也掩盖不了他们的才情与魅力。颔联“粉署鸟啼花外雨,白门鸦散柳边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官署内外的自然景色,鸟鸣花雨,秋柳鸦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颈联“故宫云气销长乐,近郭湖光起莫愁”则将视角转向历史,故宫的云气消散,象征着往昔的荣华不再,而近郊的湖光却依然如旧,引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尾联“马踏夜分归路晚,疏钟遥动景阳楼”以夜晚归途中的景象收束全诗,马蹄声声,夜色渐深,远处景阳楼传来稀疏的钟声,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文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感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南朝文人生活的独特风貌及其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