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自古直臣多牧广,广平曾赋岭头梅全文

自古直臣多牧广,广平曾赋岭头梅

宋 · 李昴英
桂林旧著绣衣来,久矣馀波拍越台。
自古直臣多牧广,广平曾赋岭头梅

注释

桂林:指桂林地区。
旧著:过去的往事。
绣衣:比喻文雅或显赫的官职。
来:到来。
久矣:已经很久了。
馀波:遗留的影响。
拍:冲击。
越台:古代的建筑,可能指代桂林的名胜。
自古:从古至今。
直臣:正直的大臣。
多:常常。
牧:管理,任职。
广:广地,这里可能指广东或广西。
曾:曾经。
赋:作诗。
岭头梅:岭上的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翻译

桂林的旧事如绣衣飘然而至,长久以来,余波仍拍打着越台。
自古以来,正直的大臣多在广地任职,广平曾为岭头梅花写下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作品,名为《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其一)》。从这四句话来看,诗人通过桂林旧著绣衣的到来,回忆起过去的情景和往事,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桂林旧著绣衣来”这句,以具体的事物为切入点,引出了下文的回忆。诗人通过对绣衣的描述,传递出一种历史感和文化的厚重感。

“久矣馀波拍越台”则是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以及某种情感的堆积。这里的“馀波”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岁月留下的痕迹,而“越台”则可能指的是一种超越或者是对高处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自古直臣多牧广,广平曾赋岭头梅”,诗人通过历史上的直臣(忠诚的官员)来表达自己对于忠诚和正直品质的推崇。这里的“牧广”可能是指管理或者治理一个宽广的地方,而“广平”则是在赞美某个地方的平安与祥和。“曾赋岭头梅”则是诗人自述,表明自己在岭头之上写下了赞美梅花的诗篇。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不拔,这里可能也是在比喻诗人的品格或者是对梅花精神的向往。

整体来看,李昴英通过这四句话展现了自己对于历史、忠诚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了个人情感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