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再散名逾重,百石才沾意已忘
出处:《答卓澄父》
明 · 胡应麟
相逢裘马自飞扬,握手湖山兴欲狂。
侠比王孙居蜀郡,人如宋玉在高唐。
千金再散名逾重,百石才沾意已忘。
不爽芙蓉凉夜约,月明箫管到横塘。
侠比王孙居蜀郡,人如宋玉在高唐。
千金再散名逾重,百石才沾意已忘。
不爽芙蓉凉夜约,月明箫管到横塘。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答卓澄父》。诗中描绘了与友人相逢时的豪情与欢愉,以及对朋友才情的赞美。首句“相逢裘马自飞扬”生动地展现了两人相遇时的喜悦与潇洒,裘马代表了奢华与地位,飞扬则体现了自由与豪迈。接下来,“握手湖山兴欲狂”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兴奋与狂喜的情绪,将自然美景与人的激情融为一体。
“侠比王孙居蜀郡,人如宋玉在高唐”两句,通过类比手法,将友人比作古代侠士和美男子,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风度的高度赞赏。王孙指贵族子弟,宋玉则是楚国著名的美男子和文学家,这里用来形容友人的出众与才华横溢。
“千金再散名逾重,百石才沾意已忘”则展示了友人的慷慨与淡泊名利的品质。即使散尽千金,名声更加显赫,但对于友人而言,这些物质财富似乎已经不再重要,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价值观。
最后,“不爽芙蓉凉夜约,月明箫管到横塘”以美丽的自然景象作为结尾,不仅增添了诗意,也暗示了友情的深厚与长久,如同凉夜中的芙蓉花,即使时间流逝,那份约定与情感依然清晰可见,如同月光下的箫声,悠扬而深远,传递着友谊的美好与永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与相互欣赏,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才情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