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帐薰炉作小春,青奴白牯对忘言
出处:《次韵苏公谒告三绝 其三》
宋 · 陈师道
纸帐薰炉作小春,青奴白牯对忘言。
更无人问维摩诘,始是东坡不二门。
更无人问维摩诘,始是东坡不二门。
注释
纸帐:用纸做的帐子,古时常见于文人雅士的居所。薰炉:古代用来熏香的器具,能营造温馨氛围。
小春:形容室内温暖如春。
青奴:可能是宠物或侍女的名字,这里代指人。
白牯:白色的牛,也可能指代人,与青奴相对。
忘言:无需言语交流,暗示默契或宁静。
维摩诘:佛教人物,此处可能象征智慧或哲理。
东坡:苏轼的别号,这里指苏轼本人。
不二门:佛教用语,意为独一无二、无上之门,也可指苏轼的独特风格。
翻译
在纸帐中,熏炉营造出春天般的温暖,青奴和白牯默默相对,无需言语。再也没有人来询问维摩诘的故事,这才显现出苏东坡的独特风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闲适的画面。诗人陈师道在纸帐中燃起熏炉,营造出春天般的温暖氛围,"纸帐薰炉作小春",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简朴之美的欣赏。"青奴白牯对忘言",青奴和白牯(可能是宠物或家畜)静静地相伴,无声无息,仿佛与主人心意相通,达到了一种默契的境界,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接下来,诗人提到"更无人问维摩诘",维摩诘是佛教中的智慧化身,这里暗示了诗人独自享受这份宁静,无需世俗打扰。最后,他以"始是东坡不二门"作结,将自己比作宋代文学大家苏轼,强调自己也达到了如苏轼般超脱尘世、心境独特的境地,"不二门"暗指禅宗的最高境界——心无挂碍,物我两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