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元气始北坎,入西为至清全文

元气始北坎,入西为至清

元气始北坎,入西为至清
融之岷江中,凛欲成水晶。
三苏戏落笔,万口争嚼冰。
天未丧斯文,流风在云礽。

翻译

宇宙初始于北方的坎位,向西发展达到极致的清明。
在岷江中融汇,冷冽如要凝结成水晶般剔透。
三位苏氏才子挥毫泼墨,万人争相品味其文字如冰爽。
上天并未遗弃这种文风,它如同清风流传,绵延不绝。

注释

元气:宇宙的原始生命力。
始:开始。
北坎:方位中的北方和水位。
至清:极尽清澈。
融:融合。
岷江:长江上游的支流。
凛:寒冷、清澈。
水晶:比喻极透明的宝石。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戏落笔:轻松自如地写作。
万口:众人。
嚼冰:形容文字清新如冰爽。
天未丧斯文:天意没有废弃这种文风。
流风:流传的风尚。
云礽:比喻深远的影响或传承。

鉴赏

这首诗以"元气"和"清廉"为主题,通过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清新高洁的画面。首句"元气始北坎,入西为至清",将元气比作源头,从北方的坎卦象征深沉,向西流动则变为极致的清明。接下来的"融之岷江中,凛欲成水晶",将清气比喻为融于岷江的冰雪,晶莹剔透,寓意其纯净无暇。

诗人提到"三苏戏落笔,万口争嚼冰",借苏轼兄弟的才情,形容文字如冰晶般冷冽,引人品味。"天未丧斯文"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珍视,认为即使在艰难时期,文脉也不会断绝。最后的"流风在云礽","流风"象征美好的风尚,"云礽"意为深远流传,意味着廉洁正直的精神将继续影响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意象赞美了廉洁正直的品格,并寄寓了对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曾丰作为宋代诗人,通过此诗展现了他对高尚人格的推崇和对社会风气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