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石室如仄磬,春云如翠被全文

石室如仄磬,春云如翠被

出处:《运禅人求偈
宋 · 释德洪
石室如仄磬,春云如翠被
翛然无事僧,来此时枕臂。
无求即无忧,有身还有累。
永怀彭尊宿,一席曾遁世。
天子不得臣,公卿不敢致。
高风不可攀,百世犹兴起。
运禅佳少年,杖锡成戾止。
偶从城郭来,衣裓满空翠。
觅归如子规,掉头须去耳。
山林与聚落,蜜无中边味。
子心有分别,动息若差异。
录以赠其行,不语开笑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运禅人的僧侣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石室”、“春云”、“无事僧”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超然的氛围。

首句“石室如仄磬,春云如翠被”,以石室比作仄磬,春云比作翠被,形象地描绘了石室的静谧和春云的生机勃勃,暗示了运禅人所处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接着,“翛然无事僧,来此时枕臂”进一步刻画了运禅人闲适自在的形象,他仿佛与世隔绝,享受着内心的平静。

“无求即无忧,有身还有累”表达了运禅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认为无欲则无求,无求则无忧,但同时也指出即使在身体存在的情况下,仍会受到世俗之累。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永怀彭尊宿,一席曾遁世。天子不得臣,公卿不敢致”通过引用历史上的高僧彭尊宿的例子,强调了运禅人追求的精神自由,不受权贵束缚,与世俗保持距离。这不仅展现了运禅人的独立人格,也反映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高风不可攀,百世犹兴起”赞扬了运禅人的高尚品德,即使在百世之后,其影响力仍然深远,激励后人追求精神的高洁与自由。

“运禅佳少年,杖锡成戾止”描述了运禅人年轻时便已投身佛法,手持锡杖,坚定地走向自己的修行之路。这一细节凸显了他坚定的意志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偶从城郭来,衣裓满空翠”表现了运禅人偶尔离开山林,来到城市,但即便是在繁华之地,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宁静与和谐,如同空中的翠色一般纯净。

“觅归如子规,掉头须去耳”借用子规鸟的意象,表达了运禅人在寻求心灵归宿时的坚定与决绝,一旦找到内心的平静,便会毫不犹豫地离开纷扰的世界。

“山林与聚落,蜜无中边味”将山林与聚落对比,强调了运禅人对自然与社会两种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两者之间微妙平衡的追求。

“子心有分别,动息若差异”揭示了运禅人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纷扰之间的关系,即使在行动与思想上有所差异,但其内心始终保持着和谐与统一。

最后,“录以赠其行,不语开笑齿”表达了诗人对运禅人离别时的祝福与不舍,通过不言而喻的笑容,传递了对运禅人智慧与慈悲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运禅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品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