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养精神需大用,款陪齐客醉醇醪
出处:《呈竹轩张史君二首 其二》
宋 · 王迈
日晡斋閤响铃绦,鞅掌文书尚坐曹。
吏困行移愁脱腕,侯勤剖决快挥毫。
维摩正为众生病,太守胜如从事劳。
愿养精神需大用,款陪齐客醉醇醪。
吏困行移愁脱腕,侯勤剖决快挥毫。
维摩正为众生病,太守胜如从事劳。
愿养精神需大用,款陪齐客醉醇醪。
注释
日晡:傍晚。斋閤:斋堂。
响铃绦:铃声悠扬。
鞅掌:忙碌。
文书:公文。
尚:仍然。
坐曹:处理公务。
吏困:官员疲惫。
行移:忙于移动。
愁脱腕:渴望解脱。
侯勤:太守勤劳。
剖决:决策。
挥毫:挥笔。
维摩:佛教人物,此处可能象征慈悲。
众生病:世人的疾苦。
太守:地方长官。
胜如:超过。
从事劳:下属的劳累。
养精神:保持精神。
大用:重大事务。
款陪:热情招待。
齐客:宾客。
醇醪:醇厚的酒。
翻译
傍晚时分,斋堂铃声悠扬,文书繁忙仍在处理中。官员们疲惫不堪,忙于公事,希望尽快解脱,太守则果断决策,挥笔疾书。
维摩法师关注世人的疾苦,太守的工作比下属还要劳累。
希望保持精神饱满,以备应对重大事务,与宾客畅饮醇厚美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作品,名为《呈竹轩张史君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书法和学问的热爱,以及对于官场生活的辛酸体验。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房内外的景象:“日晡斋閤响铃绦,鞅掌文书尚坐曹。”这里,“日晡”指阳光透过窗棂投射在书案上的温暖光线;“斋閤”则是书房的雅称;“响铃绦”可能是室内装饰的一部分,带有轻微的声响;“鞅掌文书尚坐曹”,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手握笔墨,在案几前沉思写作的情景。
接着,“吏困行移愁脱腕,侯勤剖决快挥毫。”这里,“吏困”表达了官员的辛劳与困顿;“行移”则是指书写或文书工作的繁忙;“愁脱腕”,形象地表现了长时间书写后的疲惫感;“侯勤剖决快挥毫”则展示了诗人对于处理公务时的专注和高效。
以下几句,“维摩正为众生病,太守胜如从事劳。”这里,“维摩”可能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修行以救渡众生;“正为众生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民间疾苦的关怀;“太守胜如从事劳”,则强调了作为官员的辛勤工作和坚持。
最后,“愿养精神需大用,款陪齐客醉醇醪。”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未来的重要时刻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且与朋友共同享受酒宴,抒情畅饮,以此来调剂官场生活的压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仕途辛酸与精神寄托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