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桑榆之光能几时,含情不饮复待谁全文

桑榆之光能几时,含情不饮复待谁

出处:《置酒辞
明 · 薛蕙
美人洗拂白玉卮,老夫自歌置酒辞。
桑榆之光能几时,含情不饮复待谁
我生材质无所宜,不拟纵任恒矜持。
譬如散木不自知,欲就绳墨何其痴。
盛年一去悔可追,却对蛾眉惭鬓丝。
君不见谢公自是天下宝,偃仰东山颇枯槁。
平生掩鼻向富贵,一见婵娟翻绝倒。
人间混浊殊可憎,聊凭尤物娱怀抱。
屈原湛身亦何补,贾生恸哭空自苦。
漫将一缕系千钧,秪馀碧血埋黄土。
九州浩浩扬洪波,念之岂免泣滂沱。
怀宝迷邦遭诋诃,手援天下可奈何。
未如閒处且婆娑,快饮美酒听清歌。
及今为乐勿蹉跎,明年白发应更多。

鉴赏

此诗《置酒辞》由明代诗人薛蕙所作,情感深沉,寓意深远。

开篇“美人洗拂白玉卮”,描绘了美人在精心准备酒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老夫自歌置酒辞”一句,点明了饮酒的主角是一位老者,他亲自吟唱着为这次宴席撰写的歌词,透露出一种岁月沉淀后的豁达与感慨。

“桑榆之光能几时,含情不饮复待谁”两句,借夕阳比喻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相聚不易的珍惜。接下来,“我生材质无所宜,不拟纵任恒矜持”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性格的反思,既不放纵也不过分拘束,寻求一种适中的生活态度。

“譬如散木不自知,欲就绳墨何其痴”以“散木”自喻,表达自己虽无大才,但不愿随波逐流,坚持自我。随后,“盛年一去悔可追,却对蛾眉惭鬓丝”感叹青春易逝,面对岁月的痕迹,内心充满遗憾。

“君不见谢公自是天下宝,偃仰东山颇枯槁”通过引用谢安的例子,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思考,同时也暗含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平生掩鼻向富贵,一见婵娟翻绝倒”则揭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向往。

“人间混浊殊可憎,聊凭尤物娱怀抱”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反感,以及借助美好的事物来慰藉心灵的愿望。“屈原湛身亦何补,贾生恸哭空自苦”引用屈原和贾谊的例子,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和痛苦。

“漫将一缕系千钧,秪馀碧血埋黄土”一句,以轻与重的对比,表达了生命虽轻,但精神追求的重量,以及对历史的缅怀。“九州浩浩扬洪波,念之岂免泣滂沱”则展现了对广阔世界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最后,“怀宝迷邦遭诋诃,手援天下可奈何”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矛盾与挣扎。“未如閒处且婆娑,快饮美酒听清歌”则是对当下生活的乐观态度,主张在闲暇中享受生活,饮酒听歌。“及今为乐勿蹉跎,明年白发应更多”则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让时间白白流逝,以免未来回首时只剩下更多的白发。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更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