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行善行,无明流有流
出处:《无动》
宋 · 王安石
无动行善行,无明流有流。
种种生住灭,念念闻思修。
终不与法缚,亦不著僧裘。
种种生住灭,念念闻思修。
终不与法缚,亦不著僧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无动:不刻意。行善行:做善事。
无明:不明了、无知。
流有流:流转不停。
种种:各种。
生住灭:生起、停留和消亡。
念念:时刻。
闻思修:听闻、思考和修行。
终不:始终不。
法缚:佛法束缚。
著僧裘:执着僧侣的服装。
翻译
没有刻意去做善事,也没有无明推动着流转。一切生起、停留和消亡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在听闻、思考和修行。
始终不会被佛法束缚,也不会执着于僧侣的外在形式。
鉴赏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内在修养的展现。"无动行善行,"表明一种超脱世俗功利之外的善行,不依赖于外在的行动,而是来源于内心的自发与自然。
"无明流有流"则指代悟到佛法真谛后的智慧流露,无需言说,自有一种深远的意境。这种智慧不是通过普通的学习而获得的(无明),而是在不断的修行中逐渐涌现出来。
接着的“种种生住灭”描绘了万物更迭无常的轮回法则,而“念念闻思修”则是对此轮回中的生命体验到的苦乐,通过内省和智慧不断地修正自我,达到心灵层面的解脱。
最后,“终不与法缚,亦不著僧裘”表明了作者对于佛法的纯粹理解,不被外在的教条所束缚,同时也不沉迷于形式上的僧侣生活。这里体现出一种超越仪式和形式,直接触达真理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间与出世间、动作与静默、有为与无为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在佛法修行上的一种深刻理解和个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