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青原万丈光赫赫,大江东去日夜白全文

青原万丈光赫赫,大江东去日夜白

出处:《发吉州
宋 · 文天祥
己卯六月初一日,苍然亭下楚囚立。
山河颠倒纷雨泣,乙亥七夕此何夕。
煌煌斗牛剑光湿,戈鋋彗云雷电击。
三百馀年火为德,须臾风雨天地黑。
皇纲解纽地维折,妾妇偷生自为贼。
英雄扼腕怒须赤,贯日血忠死穷北。
首阳风流落南国,正气未亡人未息。
青原万丈光赫赫,大江东去日夜白

拼音版原文

mǎoliùyuèchūcāngrántíngxiàchǔqiúshāndiāndǎofēn

hàihuánghuángdòuniújiànguāng湿shīchánhuìyúnléidiàn

sānbǎiniánhuǒwèifēngtiānhēi

huángwǎngjiěniǔwéizhéqiètōushēngwèizéi

yīngxióngèwànchìguànxuèzhōngqióngběi

shǒuyángfēngliúluònánguózhèngwèiwángrénwèi

qīngyuánwànzhàngguāngjiāngdōngbái

注释

楚囚:比喻身处困境的人。
乙亥: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代表这一年。
煌煌:光明灿烂的样子。
皇纲:古代指皇帝的统治纲纪。
妾妇:女子,这里暗指失节之人。
扼腕:形容极度悲愤或惋惜时紧握手腕。
首阳:古代地名,此处象征高尚节操。
青原:地名,可能指代广阔的原野。
大江东去:长江东流,常用来象征历史长河。

翻译

己卯年的六月初一,我在苍然亭下,像楚囚般站立。
山河倒错,仿佛在哭泣的雨中,乙亥年的七夕,这是怎样的夜晚。
明亮的斗牛星剑光被湿润,兵器如彗星、雷电交织攻击。
三百多年间,战火成了德行,瞬间风雨交加,天地一片漆黑。
皇权崩溃,大地动摇,妇人苟活,竟成了盗贼。
英雄们愤怒握拳,面红耳赤,满腔热血为国捐躯在北方的穷途末路。
首阳的风流人物南迁,正义之气虽消散,但人心不死。
青原上光芒万丈,大江日夜奔流,江水泛白。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名为《过零丁洋》,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己卯六月初一日,苍然亭下楚囚立。” 这两句表明时间地点,设定了一种沉郁、压抑的情境,通过历史上的楚囚对比现实,传达出诗人心中的不平与忧虑。

“山河颠倒纷雨泣,乙亥七夕此何夕。” 这里借助自然景象和历史事件,抒发对国家危难的哀叹。山河颠倒形容天地变色,国家动荡;纷雨泣则是自然界在哭泣,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乙亥七夕指的是中秋佳节,但此时却是国破家亡之夜,反衬出诗人的悲凉心情。

“煌煌斗牛剑光湿,戈鋋彗云雷电击。” 这两句描写天象变化,斗牛剑光湿可能指的是星辰失去了往日的明亮,戈鋋彗云则是彗星出现,预示着灾难;雷电的猛烈打击增强了紧张和危机感。

“三百馀年火为德,须臾风雨天地黑。” 这里诗人回顾历史,认为历经三百馀年,火德(南宋皇室的德运)已成过去式,而现在则是风雨交加,天地昏黑,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动荡。

“皇纲解纽地维折,妾妇偷生自为贼。” 皇纲解纽形容朝纲不振,国之大计已乱;地维折则是根本被摧毁,比喻国家政权的崩溃。后一句则抒发了诗人对那些在危难时刻苟且偷生的人的鄙视,将他们比作贼。

“英雄扼腕怒须赤,贯日血忠死穷北。” 这两句中,“英雄”指的是有抱负、愿为国家牺牲的忠诚之士;“扼腕怒须赤”形容这种人在国破家亡时的愤慨与悲痛;“贯日血忠死穷北”则表现了他们即使身处绝境,也要以身许国,至死不渝的忠诚。

“首阳风流落南国,正气未亡人未息。” 首阳指的是古代圣人的居所,这里可能象征着正统与道德;风流落南国则是文化和精神传承的意思。后一句表达了即便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正义之气尚存,忠良之人仍有生机。

“青原万丈光赫赫,大江东去日夜白。”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心中仍然燃烧着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憧憬。青原万丈形容广阔无垠,光赫赫则是壮丽辉煌;大江东去则象征着历史的长河,即便在黑暗中,也有光明在前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写,以及对英雄与忠诚之士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