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归末造总厚福,胜对离黍呼天苍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先帝龙飞举恩榜,臣门得士张与黄。
黄生忠孝恸早世,君夙教冑宫东廊。
渊源伊洛师道立,馀事精鉴评倪王。
方严平进不偶俗,晚更异说憎蜩螗。
挂冠不忍见桑海,朝露旋溘尘随扬。
嗟予北来后半载,却展此卷心神伤。
当时蹙国抱孤愤,犹恋禁阔频回肠。
沧流驰波去不驻,兰芷变尽谁实芳?卷中同直率鬼录,醉死吾及临曹唐。
全归末造总厚福,胜对离黍呼天苍。
郎君笃旧岁具食,影堂发箧罗缣缃。
宣南残梦一痕在,葛帔尽散陶楼藏。
明寻西园究画理,龙种老矣终殊常。
黄生忠孝恸早世,君夙教冑宫东廊。
渊源伊洛师道立,馀事精鉴评倪王。
方严平进不偶俗,晚更异说憎蜩螗。
挂冠不忍见桑海,朝露旋溘尘随扬。
嗟予北来后半载,却展此卷心神伤。
当时蹙国抱孤愤,犹恋禁阔频回肠。
沧流驰波去不驻,兰芷变尽谁实芳?卷中同直率鬼录,醉死吾及临曹唐。
全归末造总厚福,胜对离黍呼天苍。
郎君笃旧岁具食,影堂发箧罗缣缃。
宣南残梦一痕在,葛帔尽散陶楼藏。
明寻西园究画理,龙种老矣终殊常。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名为《劭予戊申乞假归省厚斋将军图咏送别两斋同人咸有赠章公子效彬属题》。陈宝琛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中首先提到了先帝的恩典和臣子们的荣耀,接着描述了黄生的早逝,以及君主对教育的重视。随后,诗人赞扬了黄生的忠诚和孝顺,同时表达了对黄生早逝的哀痛。接着,诗人提到黄生的学问渊源来自伊洛师道,其品行高洁,不为世俗所容,晚年更是因与众不同的观点而遭受非议。诗人感叹黄生挂冠而去,不愿目睹世事变迁,如同朝露般短暂的生命,最终化为尘埃。
诗中还提到了自己北来的半载,再次展读黄生的遗作,心中充满了悲伤。诗人回忆起黄生在国家危难时的孤愤之情,以及对朝廷的眷恋。他感叹时间的流逝,昔日的兰芷之花已变尽,无人能知其芳香。诗人在卷中看到的是黄生的鬼录,以及醉死的场景,仿佛看到了历史的痕迹。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黄生归隐后的厚福,以及对黄生精神的敬仰。他还提到友人章公子效彬的赠诗,以及在宣南留下的梦境,黄生的遗物被分发,散落在陶楼之中。诗人最后表示将追寻西园的绘画道理,尽管黄生已老,但其精神依然常存。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陈宝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