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门为国产英贤,淮海钟灵五百年
出处:《贺刘使君》
宋 · 黄公度
于门为国产英贤,淮海钟灵五百年。
松竹千寻森气节,江湖万顷渺情田。
白头未握封侯印,皂盖犹分刺史天。
俗变农桑皆犊佩,家传恺悌只蒲鞭。
敛容不动吏曹畏,清坐无言上意宣。
四野欢声丰岁里,西山爽气寿杯前。
篱边陶菊千苞折,阶下尧蓂一叶鲜。
香火祝公三入后,却来平地作飞仙。
松竹千寻森气节,江湖万顷渺情田。
白头未握封侯印,皂盖犹分刺史天。
俗变农桑皆犊佩,家传恺悌只蒲鞭。
敛容不动吏曹畏,清坐无言上意宣。
四野欢声丰岁里,西山爽气寿杯前。
篱边陶菊千苞折,阶下尧蓂一叶鲜。
香火祝公三入后,却来平地作飞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英贤:杰出的人才。淮海:古代地区名。
钟灵:汇聚天地灵气。
封侯印:古代授予功臣的印信。
皂盖:黑色的官帽。
刺史:古代地方官员。
农桑:农业和蚕桑。
犊佩:对农耕的尊重,如对待幼牛般温和。
蒲鞭:用蒲草做的鞭子,象征教化。
吏曹:官府中的吏员。
上意:皇帝或上级的意愿。
尧蓂:传说中的瑞草,象征吉祥。
香火:祭祀时的烟火。
飞仙:道教中指升仙的人。
翻译
他是门庭内的英杰,出自淮海之地,传承五百年的灵秀。松竹挺立千寻,象征着高尚的节操,广阔的江湖如深情的田野。
他年迈仍无封侯之印,但官职显赫,如同刺史掌控一方天空。
风俗改变,农耕生活也充满尊崇,家中传承的是和睦与公正,仅以蒲鞭作为教诲。
他庄重严肃,令官吏敬畏,静坐无声,传达着上意。
丰收之年,四野欢歌,举杯畅饮,西山清风带来长寿的祝愿。
篱笆边的菊花被折下千朵,阶下尧蓂(一种植物)一片新鲜。
香火祈祷三次后,他回归平凡,似仙人般超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为贺刘使君而作,通过对刘使君的赞扬,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政绩。首联“于门为国产英贤,淮海钟灵五百年”表达了对刘使君出身名门且才德出众的赞誉,暗示他继承了地方的优秀传统。
颔联“松竹千寻森气节,江湖万顷渺情田”以松竹的坚韧和广阔江湖比喻刘使君的气节与胸怀,赞美他的正直与仁爱。颈联“白头未握封侯印,皂盖犹分刺史天”描绘了刘使君虽年事已高但仍然勤勉政事,不求个人功名。
“俗变农桑皆犊佩,家传恺悌只蒲鞭”进一步赞美刘使君的治绩,百姓安居乐业,家庭和睦,社会治理得当。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敛容不动吏曹畏,清坐无言上意宣”表现了他的威严与公正,以及对上级意图的准确传达。
尾联“四野欢声丰岁里,西山爽气寿杯前”描绘丰收的景象和刘使君在庆祝丰收的宴会上的风采,最后一句“篱边陶菊千苞折,阶下尧蓂一叶鲜”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刘使君的高洁品性,祝愿他在政绩之外,还能如仙人般超脱。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颂扬了刘使君的政绩,又寄寓了对他的美好祝愿,体现了黄公度对中国古代士大夫理想的崇尚和对官员德行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