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节忤时舆论惜,孤臣薄罚圣情微
出处:《送谭侍御赴谪》
明 · 王弘诲
一封承谴有光辉,直道无嗟与世违。
抗节忤时舆论惜,孤臣薄罚圣情微。
谩同鸣马辞天仗,终藉云龙补衮衣。
珍重他年珠浦叶,因风还向洛城飞。
抗节忤时舆论惜,孤臣薄罚圣情微。
谩同鸣马辞天仗,终藉云龙补衮衣。
珍重他年珠浦叶,因风还向洛城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的《送谭侍御赴谪》。诗中以“一封承谴有光辉”开篇,描绘了主人公谭侍御在被贬谪时仍保持光明磊落的气度,展现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接着,“直道无嗟与世违”一句,表达了谭侍御坚守正直之道,不因外界的非议而改变自己的原则,体现了他的独立人格和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抗节忤时舆论惜”进一步揭示了谭侍御的刚正不阿,即使面对舆论的压力和时代的逆流,他也毫不妥协,这种行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惋惜。“孤臣薄罚圣情微”则表达了对谭侍御个人命运的同情,虽然他受到了轻微的惩罚,但这种惩罚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同情,暗示了社会对正直之士的不公。
“谩同鸣马辞天仗,终藉云龙补衮衣”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谭侍御比作离开朝廷的鸣马和需要云龙补缀的衮衣,形象地描绘了他虽被贬谪但仍心系国家的情怀,以及最终或许会得到重新任用的希望。最后,“珍重他年珠浦叶,因风还向洛城飞”表达了对谭侍御未来的美好祝愿,期待他如珠浦叶般,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凭借风力重返繁华的洛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谭侍御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坚守正直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正直之士的不公待遇,以及人们对公正和理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