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汴文章伯,来为我郡侯
出处:《呈康总管相公》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古汴文章伯,来为我郡侯。
一心天不夜,千里月长秋。
政压龚黄辈,诗侪李杜俦。
雷门持布鼓,肯瞩电光不。
一心天不夜,千里月长秋。
政压龚黄辈,诗侪李杜俦。
雷门持布鼓,肯瞩电光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文章伯:指文采出众、德高望重的官员。郡侯:古代的地方高级官员。
天不夜:形容政务清明,百姓生活安定。
雷门:古代越国的城门,比喻显赫的地位或声势。
布鼓:用布做的鼓,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电光:比喻细微的变化或进步。
翻译
古代的文学大师来到这里,成为我们的郡守。他全心投入政务,如同让夜晚不再黑暗,他的治理范围广阔,如秋天的明月照耀千里。
他的政绩超越了龚遂和黄霸这样的贤臣,诗歌才华可与李白杜甫比肩。
他像雷门敲击布鼓般自信,怎能不关注那些细微的变革之光。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公远的作品,名为《呈康总管相公》。从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崇高敬意。
"古汴文章伯,来为我郡侯。"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康总管相公的尊称,他以“文章伯”赞誉其文学才能,同时指出他如今担任本郡的首长。
"一心天不夜,千里月长秋。" 这两句通过描绘夜晚星空和远方明月,传达了诗人对康总管相公的一心崇敬之情,以及希望他能像那明月一样,永远照亮人世间的寂寞。
"政压龚黄辈,诗侪李杜俦。" 这两句则是对康总管相公政治和文学才能的高度评价,将其比作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显示出诗人对他才华横溢的赞赏。
"雷门持布鼓,肯瞩电光不。" 最后两句,通过描写雷声如同鼓声,以及闪电划破夜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希望康总管相公能像那雷霆一样震撼人心,同时也希望他能洞察世事,如同观赏电光一般明晰。
整首诗体现出诗人的崇敬与期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