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默识时微有象,到名言处绝无踪
出处:《次刘伯先闭关韵》
明 · 高攀龙
在在名山寂寂峰,渊泉深处有潜龙。
非于太极先天覛,只在寻常日用逢。
当默识时微有象,到名言处绝无踪。
洗心藏密吾曹事,长掩衡门独抚松。
非于太极先天覛,只在寻常日用逢。
当默识时微有象,到名言处绝无踪。
洗心藏密吾曹事,长掩衡门独抚松。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名为《次刘伯先闭关韵》。诗中描绘了在名山寂寂之峰,深邃的渊泉之中,隐藏着潜龙的形象,寓意深远。诗人强调,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并非只能在太极先天之境寻找,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有所体悟。
“在在名山寂寂峰,渊泉深处有潜龙。”这两句以名山和深渊为背景,隐喻着深邃的智慧与内心的平静,如同潜藏的龙一般,静待时机展现其力量。这里的“名山”和“渊泉”象征着高远的追求与深邃的智慧,而“潜龙”则代表了潜在的力量与智慧的觉醒。
“非于太极先天覛,只在寻常日用逢。”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高深的智慧并非只能在抽象的哲学概念中寻找,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就能体验到。这里“太极”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先天”则是指事物的本质或原始状态。诗人强调,真正的智慧和理解往往就在我们身边,不需要去追寻遥远的理论或神秘的境界。
“当默识时微有象,到名言处绝无踪。”这两句表达了在沉默中思考时,内心会逐渐显现一些微妙的意象或启示,而在语言和概念的表达上,真正的智慧却难以捕捉和描述。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语言与思想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即语言可能无法完全表达出内在的智慧和真理。
“洗心藏密吾曹事,长掩衡门独抚松。”这两句总结了诗的主题,即通过内心的洗涤和对秘密知识的探索,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诗人希望读者能够像他一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智慧的光芒,如同独自在衡门(即简陋的门户)前抚弄松树,享受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实践智慧,以及如何通过内心的修养达到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它鼓励人们在平凡中寻找不平凡,通过自我反思和内心修炼,实现个人的成长与精神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