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南北混乡音,犹忆仙台万烛吟
出处:《杭正月十七夜用韵》
宋末元初 · 方回
歌词南北混乡音,犹忆仙台万烛吟。
俗侈观优无不笑,令严罚饮必须深。
未阑晓阙落梅曲,已动春郊芳草心。
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悽怆忽斯今。
俗侈观优无不笑,令严罚饮必须深。
未阑晓阙落梅曲,已动春郊芳草心。
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悽怆忽斯今。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歌词南北:指各地的方言。混乡音:混合各种地方口音。
仙台:地名,日本东北地区的一个城市。
万烛吟:形容灯火辉煌的景象。
俗侈:世俗的奢华。
观优:观看的表演或娱乐节目。
无不笑:没有不笑的。
令严:命令严格。
罚饮:受罚饮酒。
阑晓:黎明时分。
阙:宫殿。
落梅曲:落梅的音乐(可能指早春的梅花凋零之景)。
春郊:春天的郊野。
四十年前:过去的四十年。
政如许:政治状况如此。
白头:指年老。
忽斯今:忽然想起现在。
翻译
各地口音交织在一起,仍记得仙台盛大的灯火吟唱。在世俗的奢华和表演中,人们无不动容欢笑,但命令严格,处罚必须深刻。
夜色未尽,早春的梅花曲调在宫廷回荡,郊外的花草也似乎感受到了春天的心跳。
四十年前的政治情景如此,如今我已是白发苍苍,感慨万分。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欢乐气氛,歌声南北杂糅,共赏仙台万烛之景。诗人通过“犹忆”二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宴会上众人观优(观看乐舞等表演),无不笑颜,显示出一种欢愉和谐的氛围。而“令严罚饮必须深”则透露出宴席上的酒令与游戏,人们或许在此过程中加深了情感。
然而诗人随即转向自然景物,“未阑晓阙落梅曲”,描绘出清晨宫阙之下,梅花飘落的画面。接着“已动春郊芳草心”则表达了对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芳草萌动的一种期待与感慨。
最后两句“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悽怆忽斯今”,诗人回望四十年前的政治环境,感叹时光易逝,自己也从年轻变得白发满头,不禁感到悲哀和无奈。这里的“政如许”可能暗指某种理想状态,而现在只能是怀念与感慨。
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对当前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界万物更新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