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游正少年,可堪人去雁来前
出处:《送薛君大秀才游武林》
明 · 徐熥
司马南游正少年,可堪人去雁来前。
孤舟白拥芦藏月,两岸青残柳散烟。
帆外客星滩七里,湖中佛日竺三天。
射潮不用钱王弩,但有观涛赋几篇。
孤舟白拥芦藏月,两岸青残柳散烟。
帆外客星滩七里,湖中佛日竺三天。
射潮不用钱王弩,但有观涛赋几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诗人司马南游武林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薛君大秀才离别之情的感慨与对旅途风光的细腻描绘。
首联“司马南游正少年,可堪人去雁来前”,开篇即点出友人薛君大秀才正值青春年少,却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现实,如同南飞的大雁在前,预示着分别的不可避免,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
颔联“孤舟白拥芦藏月,两岸青残柳散烟”,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友人乘舟独行的场景。孤舟漂泊于水面,白茫茫的芦苇间隐约可见月光,两岸的柳树虽已凋零,但仍能散出淡淡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寓含了对友人旅途孤独的关切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颈联“帆外客星滩七里,湖中佛日竺三天”,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友人的船只航行在广阔的水域上,仿佛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七里之外是滩涂,而湖中的佛寺仿佛遥远的天际,日与竺(印度)相连,象征着友人旅程的遥远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尾联“射潮不用钱王弩,但有观涛赋几篇”,以钱王弩射潮的典故,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担忧,但更多的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期待他能在旅途中创作出更多佳作。这一联也暗示了友人此行不仅是为了旅行,更是一次心灵与灵感的探索之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与旅途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