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言尧舜已在上,巢许应为草莽臣
出处:《东溪渔乐》
明 · 石宝
敲针作钩丝作纶,结绳作网纲目陈。
长竿袅袅波粼粼,远风来吹头上巾。
江花野草俱可悦,海鹤嘹唳山猿嚬。
畴知造物有深意,坐我寂寞之江滨。
得鱼换酒亦易致,乐与庄叟怡吾真。
不须羊裘与鹤氅,矶头磊石高嶙峋。
意苟造适境亦化,不觉宇宙安有人。
溪南野老相劳问,世事了不罥其唇。
但言尧舜已在上,巢许应为草莽臣。
长竿袅袅波粼粼,远风来吹头上巾。
江花野草俱可悦,海鹤嘹唳山猿嚬。
畴知造物有深意,坐我寂寞之江滨。
得鱼换酒亦易致,乐与庄叟怡吾真。
不须羊裘与鹤氅,矶头磊石高嶙峋。
意苟造适境亦化,不觉宇宙安有人。
溪南野老相劳问,世事了不罥其唇。
但言尧舜已在上,巢许应为草莽臣。
鉴赏
这首《东溪渔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人敲针作钩、结绳织网的劳作场景,以及他们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敲针作钩丝作纶,结绳作网纲目陈。”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渔人的准备工作,从敲打铁针制作鱼钩,到编织鱼线和整理渔网,展现了劳动的艰辛与细致。
“长竿袅袅波粼粼,远风来吹头上巾。”描绘了渔人在水面上垂钓的情景,长竿随风轻轻摇曳,波光粼粼,远处的微风吹动着他们的帽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江花野草俱可悦,海鹤嘹唳山猿嚬。”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美好,江边的花朵、野草、海鹤的啼鸣、山猿的哀鸣,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自然画卷。
“畴知造物有深意,坐我寂寞之江滨。”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大自然深邃意义的感悟,即使在孤独的江边,也能感受到宇宙的奥秘与生命的真谛。
“得鱼换酒亦易致,乐与庄叟怡吾真。”渔人通过捕鱼换酒,享受生活的乐趣,与庄子的逍遥思想相契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
“不须羊裘与鹤氅,矶头磊石高嶙峋。”诗人认为,真正的自由与快乐并不需要外在的装饰,如羊裘、鹤氅,而是内心的自在与与自然的亲近。
“意苟造适境亦化,不觉宇宙安有人。”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与个人关系的深刻思考,即使身处宇宙之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溪南野老相劳问,世事了不罥其唇。”最后两句描绘了与当地老人的交流,世事纷扰,但在诗人眼中却如同过眼云烟,不值得挂怀。
整体而言,《东溪渔乐》不仅是一首描绘渔人生活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由、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