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云端曲接千重岭,阁上平开万里天全文

云端曲接千重岭,阁上平开万里天

出处:《晚登广朗阁
明 · 欧大任
广朗坪前霁色鲜,丹梯一望总堪怜。
云端曲接千重岭,阁上平开万里天
远树暝悬沧海日,空山秋卧鹿门烟。
风泉细洒琅玕在,石上镌名不记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晚登广朗阁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静谧之美。

首联“广朗坪前霁色鲜,丹梯一望总堪怜”,开篇即展现出一幅雨后初晴、色彩鲜明的画面,广朗坪前的景色清新宜人,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洗涤心灵的宁静。丹梯,指的是通往高处的阶梯,诗人站在这样的阶梯上,远眺四周,心中不禁生出无限感慨。

颔联“云端曲接千重岭,阁上平开万里天”,进一步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峦与高阁之上开阔的天空景象。云雾中的山岭蜿蜒曲折,连接着千重峰峦,而站在阁上的视野则如同打开了通往万里的天空之门,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颈联“远树暝悬沧海日,空山秋卧鹿门烟”,将视线拉远,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的海边景象和秋夜山林的静谧画面。远处的树木在暮色中悬挂着夕阳,仿佛大海边的一道金色屏障;而空旷的山林中,秋夜的寂静被鹿门烟雾轻轻包裹,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尾联“风泉细洒琅玕在,石上镌名不记年”,最后以风声与泉水的细语,以及石上镌刻的名字为结,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琅玕,常指美玉或翠竹,这里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与永恒。石上的名字虽已不记得年代,却见证了历史的痕迹,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时间的交织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