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置县二百年,稍有衣冠更俗习
溪水西行夜雨深,连村桑柘春云湿。
昔因荒迥少官府,日暮狐兔作人立。
自从置县二百年,稍有衣冠更俗习。
读书进士比舍闻,润屋黄金亦家给。
山中白日浮云多,负乘因仍足车笠。
燮侯世冑国勋旧,射策君门耻沿袭。
朱衣作监列星宿,远人岂意高轩及。
援琴不鼓书牒稀,弹铗无鱼宾客集。
绣衣使者停车见,黄堂大夫下床揖。
登高望远送飞鸿,揽辔骎骎度原隰。
人言桐乡人爱我,我爱桐乡重于邑。
画图千叠山木稠,茇舍萧条莫忘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山水画卷,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变迁与人文风貌。首句“芙蓉山阳万家邑,石岭戴辙萦纡入”以芙蓉山阳开篇,描绘了山川的壮丽与村落的繁盛,石岭蜿蜒曲折,仿佛引领着人深入这幅画卷之中。接着,“溪水西行夜雨深,连村桑柘春云湿”则通过溪流、夜雨、连村与桑柘的描写,渲染出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昔因荒迥少官府,日暮狐兔作人立”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荒凉与今日的繁荣,反映了地方治理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随后,“自从置县二百年,稍有衣冠更俗习”点明了时间跨度与文化变迁,展示了地方从荒芜到文明的转变过程。
“读书进士比舍闻,润屋黄金亦家给”描绘了文风兴盛、经济富足的社会景象,读书人声名远播,富户生活富裕。接下来,“山中白日浮云多,负乘因仍足车笠”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山中生活的复杂与多变。
“燮侯世冑国勋旧,射策君门耻沿袭”赞扬了家族的显赫与忠诚,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尊重。“朱衣作监列星宿,远人岂意高轩及”则展现了官员的威严与影响力,即使远方之人也感受到其恩泽。
“援琴不鼓书牒稀,弹铗无鱼宾客集”描绘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虽琴瑟稀疏,但宾客满座,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绣衣使者停车见,黄堂大夫下床揖”进一步强调了地方官员与朝廷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他们对民众的关怀。
最后,“登高望远送飞鸿,揽辔骎骎度原隰”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与希望,登高远望,如同送别飞鸿,寓意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人言桐乡人爱我,我爱桐乡重于邑”则表达了诗人对桐乡深厚的情感,认为这里的人情与风景都胜过其他地方。“画图千叠山木稠,茇舍萧条莫忘葺”则以画图比喻,强调了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与保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江南山水的美丽风光,还深刻反映了社会变迁、文化传承、人情风俗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元代社会的风貌与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