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全文

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

出处:《晚次修路僧
唐 · 崔涂
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
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
高鸟下残照,白烟生远林。
更闻清磬发,聊喜缓尘襟。

拼音版原文

píngjìnpíngchùshàngxiángōngwèishēn
yìngnánjiāngshì便biànchēngshīxīn

gāoniǎoxiàcánzhàobáiyānshēngyuǎnlín
gèngwénqīngqìngliáohuǎnchénjī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傍晚时分修筑道路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和内心世界的深层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独到感悟。

“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此两句透露出僧侣对于修路工作的投入与执着,即使在道路看似平整的地方,他仍旧觉得自己的努力还不足够,表明了一种追求完美、不断进取的心态。

“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这两句则是对僧侣内心世界的描写。在艰难中修路,不仅是在物质层面上的付出,更隐含着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提升,达到了一种能够被人尊称为“师”的境地。

“高鸟下残照,白烟生远林。”这一联借景抒情,描绘了傍晚时分的静谧美丽。高空中的鸟儿飞翔于夕阳的余晖之中,而远处的森林中升起了淡淡的白烟。这两句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僧侣内心平和与宁静的一种写照。

“更闻清磬发,聊喜缓尘襟。”最后两句,则是僧侣在修路之余,听到远处寺庙中清脆的磬音,感到一丝喜悦,这份喜悦并非外在的欢愉,而是一种心灵得到净化后的平静。尘襟缓解,象征着心灵的尘埃被洗涤干净。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晚修道路的情景描写,以及与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交融,展现了一个宁静、坚韧且不懈追求自我完善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