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止恐三台虚上相,尚书尺一要来迎全文

止恐三台虚上相,尚书尺一要来迎

明 · 袁中道
戟枝入树带春莺,坐看边烽雨后清。
万卷每同袁伯业,千杯不让郑康成。
山程易逐登临屐,月夜常闻函道声。
止恐三台虚上相,尚书尺一要来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中道向蹇令公投赠的一幅闲适而充满敬意的画面。首句“戟枝入树带春莺”,以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景,戟枝(古代兵器)插入树丛,伴随着春莺的鸣叫,显示出环境的宁静与和煦。次句“坐看边烽雨后清”则转向边关,通过雨后烽烟消散,寓言战事暂息后的和平景象。

第三句“万卷每同袁伯业”,袁伯业是汉代学者,诗人以之自比,表达自己热爱读书、学问深厚的品格。第四句“千杯不让郑康成”借郑康成之名,郑氏以饮酒豪放闻名,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豪饮的气概和对知识的追求。

第五句“山程易逐登临屐”,诗人想象在山间行走,轻松愉快,如同穿登山鞋一般,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游历的兴趣。最后一句“月夜常闻函道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函道(古代宫门内的道路)声犹在耳,暗示蹇令公的威望和地位。

结尾两句“止恐三台虚上相,尚书尺一要来迎”,表达了诗人对蹇令公的期待和谦逊,担心自己的才能未被充分赏识,暗示蹇令公可能会征召他为官,以“三台”(古代官署名)的高位相待,而他自己则期待着尚书的召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既有对边关安宁的赞美,也有对自己学识和才情的自信,同时流露出对仕途的渴望,展现了袁中道的文人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