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有能闻斯举,其颡泚乎而全文

有能闻斯举,其颡泚乎而

翩翩宦游子,抱疾居京师。
俗习有由来,病者栖檐垂。
一命亮莫延,孱哉斯两儿。
夫君数往视,念彼形神离。
舁归以待尽,后事经营之。
封书告其家,殓服饰其尸。
涂殡就客位,受吊居东阶。
且为录行橐,以俟归葬期。
死者如反生,不愧临诀辞。
朋友居五伦,几人能弗亏。
势利相驱合,祸衰随背驰。
况乎死生际,避远固其宜。
有能闻斯举,其颡泚乎而
题诗颂高谊,且以箴吾侪。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史鉴所作,名为《贺其荣病京师吴原博舁归第中而卒为之殓殡其荣父作感义诗谢之要予同赋》。诗中描述了一位宦游子因疾病在京居住,最终不幸去世的情景。诗人在哀悼逝者的同时,也对社会风气和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诗的开头描绘了主人公的困境:“翩翩宦游子,抱疾居京师。”他作为一位外出求官的人,在京城患病,处境艰难。接着诗人指出,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俗习有由来”,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了病人的困境。

“一命亮莫延,孱哉斯两儿。”这两句表达了对主人公命运的同情,暗示他的生活条件和健康状况不佳,以至于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诗人随后提到好友对其病情的关注与照顾,以及在主人公去世后,为其料理后事的种种努力。

“且为录行橐,以俟归葬期。”这表明了对逝者的尊重,不仅为其举行了体面的丧礼,还准备了归葬所需的物品。最后,诗人通过“死者如反生,不愧临诀辞”这句话,表达了对逝者高尚人格的赞美,认为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也能保持尊严,不愧于世。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探讨了社会道德与人性的问题。在势利的驱使下,人们往往在生死关头选择逃避责任,而真正能够坚守道义、在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却寥寥无几。诗人以此为鉴,呼吁人们学习这种高尚的友谊,避免在利益面前迷失自我。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