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寄语远游子,游心夙当还全文

寄语远游子,游心夙当还

明 · 湛若水
我本增城子,家实在天山。
持此观化意,遨游乎人间。
游居以一视,忙处有真閒。
土木长兀兀,佩玉自珊珊。
涓流赴大海,星火势必然。
寄语远游子,游心夙当还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名为《用原韵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其一)》。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

首句“我本增城子,家实在天山”以“增城子”和“天山”为喻,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与宇宙的向往和归属感。接着,“持此观化意,遨游乎人间”则表明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世间万物,如同在人间进行一次心灵的遨游。

“游居以一视,忙处有真閒”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理解,即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不被外界的忙碌所困扰。这种“真閒”并非指物质上的闲逸,而是心灵上的宁静与超脱。

“土木长兀兀,佩玉自珊珊”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状态:土木代表平凡、朴实的生活,而佩玉则象征着华丽、浮躁的追求。诗人似乎在提醒人们,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或外在的装饰,而在于内心的纯净与真实。

最后,“涓流赴大海,星火势必然”以自然界的规律比喻人生的归宿,暗示着一切事物最终都将回归到它们应有的位置,就像涓涓细流终将汇入大海,星星之火也终将熄灭。这既是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也是对人生终极目标的思考。

“寄语远游子,游心夙当还”则是诗人对远方游子的劝告,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回归内心的家园,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心灵的归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