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知周德厚,不似秦网密
出处:《郡名诗呈吕元钧五首 其三》
宋 · 孔平仲
二帝本仁爱,三王首忠质。
颇知周德厚,不似秦网密。
平生勇自信,戈戟未易屈。
何尝恋儋耳,但欲返衡荜。
诏条甚明白,宣布要齐一。
御众莫若宽,使民宜以佚。
古人贵守义,昭晰在缃帙。
公言屡见广,我惠惭及物。
河檀负廪梢,梁鹈议印绂。
庐山须决去,云卧未为失。
琼章屡起予,凤吹杂瑶瑟。
芝兰暗有香,嵩华清见骨。
君开笔头花,我耀牖中日。
九牛登巨鳌,视我真蛮栗。
颇知周德厚,不似秦网密。
平生勇自信,戈戟未易屈。
何尝恋儋耳,但欲返衡荜。
诏条甚明白,宣布要齐一。
御众莫若宽,使民宜以佚。
古人贵守义,昭晰在缃帙。
公言屡见广,我惠惭及物。
河檀负廪梢,梁鹈议印绂。
庐山须决去,云卧未为失。
琼章屡起予,凤吹杂瑶瑟。
芝兰暗有香,嵩华清见骨。
君开笔头花,我耀牖中日。
九牛登巨鳌,视我真蛮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的《郡名诗呈吕元钧五首》中的第三首。全诗通过对比周、秦两朝的治国之道,表达了对周朝仁爱、忠厚之德的推崇,以及对秦朝苛政的批判。诗人以“二帝”和“三王”的形象,象征着古代理想化的统治者,强调了仁爱与忠心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周德厚”,赞扬周朝的深厚德行;而“秦网密”则暗指秦朝的严苛统治。诗人通过“平生勇自信,戈戟未易屈”表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即使面对强权也不轻易屈服。接着,“何尝恋儋耳,但欲返衡荜”则表明了诗人对自由和回归正道的渴望。
“诏条甚明白,宣布要齐一”体现了诗人对公正、统一政策的向往。“古人贵守义,昭晰在缃帙”则引用古人重视坚守道义的观念,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公言屡见广,我惠惭及物”表达了诗人对广泛传播公义、惠及众生的追求,同时也谦逊地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
“河檀负廪梢,梁鹈议印绂”可能是指一些具体的事件或比喻,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观点。最后,“君开笔头花,我耀牖中日”、“九牛登巨鳌,视我真蛮栗”则是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以及对自身地位和价值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以及对个人品格的坚持,同时蕴含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