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曰彻之,病在乎政
出处:《曹侯善政颂》
宋 · 黄庭坚
曹侯辍耕,学于上国。
进士起家,为吏有绩。
虽窭人子,孔武且硕。
我惠我威,养我如子。
我勤我暇,不借吏史。
虎暴人境,肆作机阱。
侯曰彻之,病在乎政。
惟此戾虫,乃与政通。
风林岑蔚,征夫不逢。
我作颂声,与民歌之。
不诬方将,俾勿磨之。
进士起家,为吏有绩。
虽窭人子,孔武且硕。
我惠我威,养我如子。
我勤我暇,不借吏史。
虎暴人境,肆作机阱。
侯曰彻之,病在乎政。
惟此戾虫,乃与政通。
风林岑蔚,征夫不逢。
我作颂声,与民歌之。
不诬方将,俾勿磨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曹侯善政颂》,通过对曹侯的描绘,赞扬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明智的施政。首句“曹侯辍耕,学于上国”展现了曹侯出身平凡却好学不倦的形象。接着,“进士起家,为吏有绩”肯定了他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并在官场上表现出色。
诗中提到曹侯虽然出身贫寒,但“虽窭人子,孔武且硕”,显示出他的坚韧和才能。他对百姓如同慈父,“我惠我威,养我如子”,体现了他的仁政和公正。他亲力亲为,不依赖下属,“我勤我暇,不借吏史”,显示其勤政爱民的态度。
面对社会问题,“虎暴人境,肆作机阱”,曹侯敏锐地察觉到是政策出了问题,认为应从源头上解决,“侯曰彻之,病在乎政”。他认识到恶势力与政治的关联,决心改革。“风林岑蔚,征夫不逢”象征着社会安宁,行旅无阻,这是善政带来的成果。
最后,“我作颂声,与民歌之”,诗人以歌颂的方式表达对曹侯的敬佩,希望他的政绩能长久流传,“不诬方将,俾勿磨之”。整首诗赞美了曹侯的德行和政绩,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