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烟草恣牧放,水涉沙眠无触觗
出处:《题大司马王晋溪先生十牛图》
明 · 何景明
君不见将军台阁龙图张,何人画牛司马堂。
十牛战角垂其耳,挂之中堂见者喜。
风林烟草恣牧放,水涉沙眠无触觗。
黄犍黑牯觔肉真,司马堂中安用此。
岂知此物公所珍,展画似对桃林春。
高亭青松拂赤日,南山白日消黄尘。
攻驹不羡三千牝,考牧还歌九十犉。
尚书况登本兵部,天营十二屯貔虎。
南征北伐运筹策,破虏擒戎在樽俎。
已看神武藉经纶,要使苍生有环堵。
苍生十年望苏息,海内荒城久荆棘。
犁锄未慰三农心,输挽空嗟万夫力。
我知明公分主忧,坐清寇盗安王侯。
沙场之地皆田畴,尽却战马归耕牛。
君不见中堂此图日张挂,丹青照耀麒麟画。
十牛战角垂其耳,挂之中堂见者喜。
风林烟草恣牧放,水涉沙眠无触觗。
黄犍黑牯觔肉真,司马堂中安用此。
岂知此物公所珍,展画似对桃林春。
高亭青松拂赤日,南山白日消黄尘。
攻驹不羡三千牝,考牧还歌九十犉。
尚书况登本兵部,天营十二屯貔虎。
南征北伐运筹策,破虏擒戎在樽俎。
已看神武藉经纶,要使苍生有环堵。
苍生十年望苏息,海内荒城久荆棘。
犁锄未慰三农心,输挽空嗟万夫力。
我知明公分主忧,坐清寇盗安王侯。
沙场之地皆田畴,尽却战马归耕牛。
君不见中堂此图日张挂,丹青照耀麒麟画。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题大司马王晋溪先生十牛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赞美大司马王晋溪先生的十牛图,展现了他对和平与民生的关注。诗中首先以将军台阁和司马堂为背景,引出十牛的形象,这些牛角下垂,悠闲自在,象征着安宁与丰饶。诗人强调这些牛并非单纯的装饰,而是公卿所珍视,如同桃林春色般令人愉悦。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青松、赤日、南山等自然景象,烘托出宁静祥和的氛围,与战争的残酷形成对比。他赞赏王晋溪的军事才能,即使身居高位,仍不忘农事,主张将战马转化为耕牛,以利于农业生产,让百姓休养生息。
诗中提到“犁锄未慰三农心”,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以及对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忧虑。最后,诗人高度评价了王晋溪的治理才能,期待他能平定寇盗,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整首诗以十牛图为中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赞扬了王晋溪的仁政理念和对民生的关怀,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