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相琢磨,转祸岂非福
出处:《正月廿一日进呈》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我皇天亶姿,弱冠志恢复。
安人在休己,进德在胜欲。
天心屡示警,摧折亦甚酷。
忧患相琢磨,转祸岂非福。
万言苦难切,得要意自足。
出话实枢机,片语系荣辱。
用财尤贵当,宽大众所服。
能除骄与吝,气已绝流俗。
识出一世上,可使一世伏。
中兴诚至艰,十倍开创局。
无逸且有恒,舍此无圣学。
安人在休己,进德在胜欲。
天心屡示警,摧折亦甚酷。
忧患相琢磨,转祸岂非福。
万言苦难切,得要意自足。
出话实枢机,片语系荣辱。
用财尤贵当,宽大众所服。
能除骄与吝,气已绝流俗。
识出一世上,可使一世伏。
中兴诚至艰,十倍开创局。
无逸且有恒,舍此无圣学。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所作,名为《正月廿一日进呈》。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热切愿望和责任感。他以"我皇天亶姿"开篇,强调自己天生肩负重任,年轻时就立下恢复国家的决心。他认为,真正的安宁在于自我修养,提升品德重于追求物质胜利。上天的警示让他明白困难与挫折是磨砺,可能隐藏着转危为安的机遇。
诗人认为言语至关重要,每一句话都关系到国家的荣辱,应当谨慎使用,尤其是财物,应妥善分配以赢得民众的信赖。他提倡去除骄傲和吝啬,以高尚的品行超越世俗。他认为,通过这样的认识和实践,可以引导世人,实现国家的中兴,这比开创新局面更为艰难,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没有逸豫,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治国理政的深刻见解,展现出一种积极进取、以民为本的儒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