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啸巢禽识,仙踪药叟知
出处:《游天台观》
宋 · 释遵式
古观春山下,寻幽似有期。
瀑清冥坐久,峰好独归迟。
客啸巢禽识,仙踪药叟知。
我来无别趣,禅性尽相宜。
瀑清冥坐久,峰好独归迟。
客啸巢禽识,仙踪药叟知。
我来无别趣,禅性尽相宜。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游天台观》,描绘了诗人春天游览天台山观景的体验。首句“古观春山下”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暗示了环境的古老与山色的盎然生机。诗人“寻幽似有期”,表达了对隐秘美景的期待和向往。
“瀑清冥坐久”描绘了瀑布清澈,诗人静静地坐着欣赏,流露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沉醉。接着,“峰好独归迟”写出了山峰之美让诗人不愿早早离开,享受着独自漫步山间的乐趣。
“客啸巢禽识”通过鸟儿的鸣叫,显示出山中的和谐与生机,而“仙踪药叟知”则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之境的想象,认为只有像仙人或采药老人那样深谙此地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韵味。
最后两句“我来无别趣,禅性尽相宜”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来到这里并非寻求世俗的乐趣,而是为了契合自己的禅心,感受与大自然的深层契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台观的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个人的禅意体验,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