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影平分一溪月,瀑声飞落半岩秋
出处:《陇首庵》
元 · 尹廷高
几番闲作探梅游,潇洒屠苏俯碧流。
桥影平分一溪月,瀑声飞落半岩秋。
岚生佛殿莓苔湿,翠染僧衣竹树幽。
欲把新诗描胜境,不妨且为白云留。
桥影平分一溪月,瀑声飞落半岩秋。
岚生佛殿莓苔湿,翠染僧衣竹树幽。
欲把新诗描胜境,不妨且为白云留。
鉴赏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陇首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中隐居图景。首句“几番闲作探梅游”表达了诗人多次独自漫步寻访梅花的闲适之情,梅花象征着高洁品格,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潇洒屠苏俯碧流”写诗人饮酒赏景,屠苏酒是古代习俗中的新年饮品,此处则寓含诗人借酒消愁或寄托情感于山水之间。诗人俯瞰碧绿的流水,流露出内心的恬淡与自在。
“桥影平分一溪月,瀑声飞落半岩秋”两句,通过月光倒映在溪水中的桥影和瀑布声落半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动态的画面,秋天的凉意与月色的清冷相映成趣。
“岚生佛殿莓苔湿,翠染僧衣竹树幽”进一步描绘了庵寺周围的环境,雾气缭绕的佛殿、湿润的莓苔、翠绿的僧衣与幽深的竹林,共同构成了一幅禅意十足的画卷。
最后,“欲把新诗描胜境,不妨且为白云留”表达诗人想要将眼前美景化为诗篇,但又舍不得离开这如画的仙境,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陇首庵的优美景色,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