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落波澜静,江涨波澜惊
出处:《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 其一》
宋 · 周必大
大江来章贡,小江出香城。
快哉一阁上,揖此二水清。
江落波澜静,江涨波澜惊。
四时五变化,两目常兼并。
登临苟得要,坐使万象呈。
吾闻邹国轲,耻作么么生。
平生浩然气,直与天地盈。
观水必观澜,寓言见真情。
雨集沟浍间,肯把青眼横。
长卿轲之徒,胸中气峥嵘。
学障百川东,词如三峡倾。
此道素自得,此景宜天成。
我本烟波徒,临流尝濯缨。
他年理渔艇,往寻鸥鹭盟。
倘绘新居图,载我一叶轻。
快哉一阁上,揖此二水清。
江落波澜静,江涨波澜惊。
四时五变化,两目常兼并。
登临苟得要,坐使万象呈。
吾闻邹国轲,耻作么么生。
平生浩然气,直与天地盈。
观水必观澜,寓言见真情。
雨集沟浍间,肯把青眼横。
长卿轲之徒,胸中气峥嵘。
学障百川东,词如三峡倾。
此道素自得,此景宜天成。
我本烟波徒,临流尝濯缨。
他年理渔艇,往寻鸥鹭盟。
倘绘新居图,载我一叶轻。
注释
大江:长江。章贡:地名。
小江:赣江。
香城:地名。
快哉:畅快。
阁上:阁楼。
揖:迎接。
江落:江水落下。
波澜静:平静。
澜:波澜。
江涨:江水上涨。
四时:四季。
五变化:多变。
两目:双眼。
登临:登高。
苟得要:若能领悟关键。
邹国:古代诸侯国。
轲:指孔子弟子曾子。
么么生:默默无闻的人。
浩然气:正气。
天地盈:与天地相接。
观水:观江。
寓言:比喻。
雨集:雨水汇集。
沟浍:小沟渠。
青眼横:重视。
长卿:司马相如。
轲之徒:像曾子那样的人。
胸中气:胸怀抱负。
学障:学问阻塞。
词如:诗词如同。
三峡倾:三峡般壮观。
素自得:向来自认为。
此景:眼前的景色。
天成:自然形成。
烟波徒:江湖漂泊者。
濯缨:洗涤冠缨,象征洗去尘俗。
理渔艇:打理渔舟。
鸥鹭盟:与鸥鹭结盟。
新居图:新居的画图。
一叶轻:轻舟。
翻译
大江从章贡而来,小江源自香城站在阁楼上真是畅快,面对这两条清澈的江水
江水落下时平静无澜,上涨时则波涛汹涌
四季变换,江面景象丰富多样
登高望远,若能领悟其中关键,万物尽收眼底
听说邹国的轲,以默默无闻为耻
他一生胸怀坦荡,气概与天地相接
观水必看其波澜,这道理蕴含深意
即使雨水汇集于沟渠,也绝不轻视
像长卿和轲这样的才子,胸中充满豪情壮志
他们的学问如同百川东流,诗词如三峡般雄浑
我向来对此道有独到见解,眼前的景色仿佛天工造就
我本是江湖之人,常在河边洗涤心灵
将来我要驾舟垂钓,寻找鸥鹭相伴的生活
如果绘制新居图,定要带上我这轻舟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罗长卿的观澜阁上,欣赏章贡江和香城流出的小江交汇的壮丽景色。"快哉一阁上,揖此二水清"表达了诗人对登高望远的喜悦,以及对江水清澈的喜爱。接下来,诗人通过江水的涨落变化,寓言人生四时五味,感叹万象的变幻。
诗人引用邹国的孔子弟子轲,意在表达自己不满足于平凡,有着浩然正气,与天地同在。"观水必观澜,寓言见真情"进一步强调了观察事物应洞察其深层含义。诗人赞赏罗长卿的才华,认为他的文章如同长江三峡般雄浑磅礴,而他自己则向往烟波江湖的生活,期待退休后泛舟寻觅鸥鹭为伴。
最后,诗人表示如果有人绘制新居图,希望能将自己融入其中,象征着他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引,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