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哉道脩阻,无由结朱颜
出处:《题折枢密保真草堂》
宋 · 汪藻
轩冕有何乐,书生分尤悭。
都卢百年中,强半堕险艰。
能著屐几两,恨无茅三间。
傥非身世忘,那得方寸闲。
不见葆真老,功成鬓毛斑。
飘然日边来,复作昼掩关。
所至书满屋,铅黄不停删。
开窗寻丈馀,要看湘南山。
夕待明月至,朝期白云还。
醉吟如乐天,但少素与蛮。
嗟哉道脩阻,无由结朱颜。
惟应梦见之,千里同跻攀。
都卢百年中,强半堕险艰。
能著屐几两,恨无茅三间。
傥非身世忘,那得方寸闲。
不见葆真老,功成鬓毛斑。
飘然日边来,复作昼掩关。
所至书满屋,铅黄不停删。
开窗寻丈馀,要看湘南山。
夕待明月至,朝期白云还。
醉吟如乐天,但少素与蛮。
嗟哉道脩阻,无由结朱颜。
惟应梦见之,千里同跻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汪藻所作的《题折枢密保真草堂》。诗中以“轩冕”开头,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书生清贫生活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都卢百年中,强半堕险艰”描绘了人生的艰难与不易,而“能著屐几两,恨无茅三间”则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在忘却身世之后,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宁静。
接下来,“不见葆真老,功成鬓毛斑”是对葆真老者的赞美,他功成名就,但已白发苍苍。而“飘然日边来,复作昼掩关”则描述了葆真老者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中的“所至书满屋,铅黄不停删”表现了葆真老者热爱读书,知识丰富。最后,“开窗寻丈馀,要看湘南山。夕待明月至,朝期白云还”描绘了葆真老者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享受宁静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葆真老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自然美景以及内心宁静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