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传箕子期恢复,乱比公孙待削平
出处:《寄万伯修经略朝鲜》
明 · 王稚登
中丞秉钺赋东征,鸭绿秋潮饮马行。
十致半钟辽海粟,百无一练越营兵。
邦传箕子期恢复,乱比公孙待削平。
若说屯田能却敌,向来方略在金城。
十致半钟辽海粟,百无一练越营兵。
邦传箕子期恢复,乱比公孙待削平。
若说屯田能却敌,向来方略在金城。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寄万伯修经略朝鲜》表达了对经略朝鲜的军事行动的赞赏和期待。首句“中丞秉钺赋东征”,以中丞(高级官员)手持象征权力的斧钺出征,描绘了出师的威严气象。次句“鸭绿秋潮饮马行”则通过鸭绿江边的秋潮,暗示了出征队伍的壮丽行进。
“十致半钟辽海粟,百无一练越营兵”两句,描述了军需充足,士兵训练有素,显示出军队实力的强大。诗人借用“箕子”和“公孙”的典故,前者寓言中箕子期望国家复兴,后者暗指乱世需要像公孙述那样平定叛乱,表达了对恢复和平的热切期盼。
最后两句“若说屯田能却敌,向来方略在金城”,强调了屯田策略对于防御敌人的关键作用,认为过去的成功经验(金城的方略)依然值得借鉴。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经略朝鲜的军事准备和战略眼光,充满了鼓舞人心的战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