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名委地,好水泪成川
出处:《吊五木》
宋 · 文天祥
首赴勤王役,成功事则天。
富平名委地,好水泪成川。
我作招魂想,谁为掩骼缘。
中兴须再举,寄语慰重泉。
富平名委地,好水泪成川。
我作招魂想,谁为掩骼缘。
中兴须再举,寄语慰重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首赴:初次奔赴。勤王:指为君主效力,特别是当国家有难时。
役:任务。
委地:形容名声或事物衰落,遍布大地。
好水:可能指富平地区有名的好水。
招魂:古代迷信,认为人死后灵魂会离开身体,招魂是召唤灵魂回归。
掩骼:掩埋尸骨,指处理死者遗体。
中兴:国家由衰败恢复到兴盛。
再举:重新振兴。
重泉:指地下,常用来指代死亡。
翻译
初次奔赴勤王的使命,如果成功就能得到天子的赞赏。富平之地名声大振,但如今只剩悲伤,泪水汇集成河。
我在心中设想招魂之事,却不知谁能去收拾遗骨。
国家复兴还需再次努力,我把这句话送给九泉之下的亡者以示安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文天祥所作,名为《吊五木》。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兴亡和民族安危深切的关注,以及对故土和先烈深厚的感情。
"首赴勤王役,成功事则天。"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重建国家、恢复国力有着强烈的愿望,并认为成功与否在于天意。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形,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富平名委地,好水泪成川。"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哀伤的情景,其中“富平”应是指某个地方,而“好水泪成川”则是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诗人心中的悲痛之深,这里的“泪”可以理解为对逝去英烈的怀念和对国破家亡的哀伤。
"我作招魂想,谁为掩骼缘。" 这两句则是诗人自述其创作动机,是为了招唤那些已逝英灵,同时也在寻问谁能与他一同埋葬那些遗骨。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对英雄的尊崇,以及对于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中兴须再举,寄语慰重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即希望国家能够再次复兴,并通过诗歌传递给后世,对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魂表示安慰之情。这也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鼓舞。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悲壮与沉郁的情感,是诗人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所表达出的深刻忧虑和强烈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