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初渡秦淮水,外托奸雄抗胡垒
琅琊初渡秦淮水,外托奸雄抗胡垒。
白头欻发问鼎新,十万锐师同日起。
旌旗蔽江衔舳舻,卸帆钩堑屯于湖。
云昏雾惨恣诛杀,电激风奔传指呼。
谋狂虑逆天夺魄,昼梦环营日五色。
巴滇骏马去如飞,始遣轻兵索行客。
黄须英特神所怜,舍旁老妪留宝鞭。
宝鞭玩贼伫俄顷,野陌尘断生青烟。
石城战士争愤泣,君王试敌曾深入。
累累金印取封侯,忍瞰上流借馀力。
际山暴骨真可哀,向来胜负安在哉。
至今秋晚渔樵地,雨洗渍血空苍苔。
白头欻发问鼎新,十万锐师同日起。
旌旗蔽江衔舳舻,卸帆钩堑屯于湖。
云昏雾惨恣诛杀,电激风奔传指呼。
谋狂虑逆天夺魄,昼梦环营日五色。
巴滇骏马去如飞,始遣轻兵索行客。
黄须英特神所怜,舍旁老妪留宝鞭。
宝鞭玩贼伫俄顷,野陌尘断生青烟。
石城战士争愤泣,君王试敌曾深入。
累累金印取封侯,忍瞰上流借馀力。
际山暴骨真可哀,向来胜负安在哉。
至今秋晚渔樵地,雨洗渍血空苍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晋大宁四年王敦自武昌下屯于湖的情景,以及随后的军事行动与战事。诗中充满了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对战场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首句“琅琊初渡秦淮水”,以琅琊渡过秦淮水起笔,暗示了王敦的军事行动。接着,“外托奸雄抗胡垒”一句,既点明了王敦对抗北方势力的意图,也暗含了他作为“奸雄”的复杂形象。
“白头欻发问鼎新,十万锐师同日起”两句,生动描绘了王敦迅速集结大军,意图夺取政权的场景。接下来的“旌旗蔽江衔舳舻,卸帆钩堑屯于湖”描述了大军集结后的阵势,旗帜遮天蔽日,船只连成一片,显示出强大的军事力量。
“云昏雾惨恣诛杀,电激风奔传指呼”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战场上的血腥与混乱。而“谋狂虑逆天夺魄,昼梦环营日五色”则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恐怖与不可预测性。
“巴滇骏马去如飞,始遣轻兵索行客”两句,展现了王敦派遣轻骑兵追击敌人的场景,突出了战争的快速与残酷。接着,“黄须英特神所怜,舍旁老妪留宝鞭”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领及其忠诚的老妇人,增加了故事的人情味。
“宝鞭玩贼伫俄顷,野陌尘断生青烟”两句,通过宝鞭的故事,象征着战争中的牺牲与希望。而“石城战士争愤泣,君王试敌曾深入”则反映了士兵们的悲愤与勇敢。
“累累金印取封侯,忍瞰上流借馀力”两句,揭示了王敦夺取权力的野心,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最终结果。最后,“际山暴骨真可哀,向来胜负安在哉”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结局的深思。
“至今秋晚渔樵地,雨洗渍血空苍苔”以自然景观收尾,寓意着战争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但历史的教训却永远铭记在心。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具有深刻的思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