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百年曾未半,千载忍无传全文

百年曾未半,千载忍无传

宋 · 孙应时
恸哭斯文祸,苍茫可问天。
百年曾未半,千载忍无传
梁木谁扶厦,狂澜莫障川。
吞声言不忍,有泪彻重泉。

注释

斯文:指学问、文化。
苍茫:广阔无垠,形容天地。
问天:向上天询问或求助。
百年:一百年时间。
千载:千年时间。
忍:忍受,此处指容忍让其消失。
梁木:比喻栋梁之才或学术领袖。
扶厦:支撑大厦。
狂澜:巨大的波涛,比喻困难或危机。
障川:阻挡河流,比喻阻碍。
吞声:忍住不发出声音。
重泉:深深的地下泉水,引申为九泉之下,指死亡。

翻译

悲痛地哭喊着学术界的灾难,这浩渺的天地间谁能询问天意何在。
历经百年,学术尚未达到一半的辉煌,千年之后,怎忍让它无声无息地消失不传。
大厦将倾,无人能支撑,狂风巨浪中,切勿阻挡河流的奔流。
我强忍悲痛,不敢出声,只有泪水直落深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孙應時所作,名為《哭東萊呂 先生(其一)》。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故人吕先生的深切懷念和哀悼之情。

"恸哭斯文祸,苍茫可问天。"

這兩句描寫作者痛心疾首地哭泣,他的悲傷如同浩瀚無垠的大海,似乎可以向天問罪,表達了他對逝去之人的深切哀悼。

"百年曾未半,千载忍无传。"

這兩句指出時間流逝得如此迅速,轉眼間百年已過,但卻留不下什麼傳世的成就,只能是默默承受著時光的無情流逝。

"梁木谁扶厦,狂澜莫障川。"

這兩句借用建築與水流的比喻來形容人生如同破敗的房屋和奔騰的河流,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住時間的沖刷和事物的變遷。

"吞声言不忍,有泪彻重泉。"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到了极点,他甚至連哭泣的聲音都要強忍著,而他的眼淚如同穿透厚土湧出,形成了一道深泉,形象地展示了悲痛之深。

整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想像和生動的比喻,通過對逝去的哀悼來反映人生的脆弱與無常,以及時光流逝的無情。同時,這也展現了作者對友情和過往美好記憶的珍視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