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江涛恶,浔阳妖雾昏
出处:《哀故九江太守李公黼》
元 · 周巽
正月江涛恶,浔阳妖雾昏。
李侯守兹土,慷慨颜平原。
身亲蹈白刃,大战城西门。
结缨归府第,衣带战血痕。
死且瞋吾目,骂贼不绝言。
公真天下士,天子哀临轩。
视彼佩符者,区区何足论。
年年春草绿,来此吊忠魂。
李侯守兹土,慷慨颜平原。
身亲蹈白刃,大战城西门。
结缨归府第,衣带战血痕。
死且瞋吾目,骂贼不绝言。
公真天下士,天子哀临轩。
视彼佩符者,区区何足论。
年年春草绿,来此吊忠魂。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巽所作的《哀故九江太守李公黼》以哀悼的笔触,描绘了李公黼在九江任太守时英勇抗敌的壮烈情景。诗中通过“正月江涛恶,浔阳妖雾昏”两句开篇,渲染出战争前夕的紧张氛围和恶劣环境,为李公黼的英勇行为营造了背景。
接着,“李侯守兹土,慷慨颜平原”两句点明了人物身份和精神状态,表现了李公黼面对敌人时的慷慨激昂与坚定决心。“身亲蹈白刃,大战城西门”则直接描述了李公黼亲自冲入战场,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的英勇事迹。
“结缨归府第,衣带战血痕”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李公黼在战斗中的英勇牺牲,即使回到府邸,衣带上仍留有战斗的痕迹,象征着他的英勇与牺牲。而“死且瞋吾目,骂贼不绝言”则刻画了李公黼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也不忘痛斥敌人,表达了他的忠诚与不屈。
最后,“公真天下士,天子哀临轩”两句表达了对李公黼的崇高评价和哀悼之情,指出他是真正的天下之士,连天子都为之哀悼。而“视彼佩符者,区区何足论”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李公黼的英勇与他人的微不足道,突出了其高尚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李公黼英勇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与哀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