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君官五世,人物朴而重
穷经不辞难,著论何其勇。
编排过百帙,装庋高一冢。
见闻颇惊讪,吟玩自欣悚。
余本空疏人,盛刺勤远捧。
津般俾之读,涉岸沧溟汹。
谁知畏浩博,敢复议烦冗。
芄兰恨柔蔓,栎社嫌拥肿。
谁令独管吹,而为众竽恐。
杨墨岐路迷,服郑丘林拱。
四邻黄策子,简要获天宠。
君兮幸持归,卧看云生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朴:质朴。穷经:深入研究经典。
编排:编纂。
装庋:装订保存。
津般:比喻引导。
涉岸:渡过知识海洋。
畏浩博:畏惧博大精深。
栎社:比喻庞大而无用的事物。
黄策:指黄老之学。
简要:简明扼要。
卧看:闲暇时观看。
翻译
华君家世显赫五代,人品质朴而庄重。研读经典不惧艰难,撰写论文何等英勇。
编纂的书籍超过百卷,装订成册如同一座坟墓。
见识广博令人惊讶,吟咏把玩内心欣喜又敬畏。
我本是个学识浅薄之人,却也勤勉地向您求教。
如渡河般引导我阅读,面对广阔的知识海洋波涛汹涌。
谁能料到畏惧的是博大精深,竟敢质疑繁复冗长。
芄兰的柔弱让人遗憾,栎社的庞大令人嫌弃。
谁让您的见解独特,却怕被众多平庸观点淹没。
杨朱墨翟的道路让人困惑,服膺郑国丘陵般的儒家正统。
四邻皆推崇黄老之学,简明扼要受到上天眷顾。
愿您将这些学问带回家,静观云起于山川之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学术上的勤勉与成就。开篇“华君官五世,人物朴而重”即点出了这位学者的家族背景和其个人品格,是一位有深厚家学底蕴的人物,性格朴实而又庄重。接着“穷经不辞难,著论何其勇”表明他在学术研究上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创作,这种精神令人赞佩。
“编排过百帙,装庋高一冢”形象地描绘了这位学者所积累的学问之丰富,如同堆积如山的书籍。他的学识广博,著述丰厚,让人读之感到惊叹和敬畏。
“见闻颇惊讪,吟玩自欣悚”则是说人们在阅读他作品时,都会产生震惊和赞叹之情,而这位学者自己则沉浸于这样的学习和创作中,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
“余本空疏人,盛刺勤远捧。津般俾之读,涉岸沧溟汹”表达了他对待知识的态度,即便是未被发掘的书籍,他也会勤勉地去研究和探索,不断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谁知畏浩博,敢复议烦冗。芄兰恨柔蔓,栎社嫌拥肿”则是说他虽然学问渊博,但并没有人知道他的学识有多么深广,他对待繁杂的学术问题仍持谨慎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那些过于繁复和不必要的学术争论持批评态度。
“谁令独管吹,而为众竽恐”则是说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有人担心自己独立的思考会受到群体的压力,进而影响自己的学术探索。
“杨墨岐路迷,服郑丘林拱。四邻黄策子,简要获天宠”则是说这位学者在学术上徘徊于古今中外的典籍之中,他对《易经》、《诗经》等儒家经典有深入的研究,并且他的学问简练而能获得天地间的眷顾。
“君兮幸持归,卧看云生陇”最后则是表达了这位学者对于他所追求和收获的学术成果感到欣慰,将其带回家中,静坐观赏天上的云彩,体会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华君的一系列描写,展现了一位学者的学问广博、性格坚韧不拔以及他对待学术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对于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