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不量力,正坐疏且浅
出处:《寄答张贞午》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扺掌为大言,临事苦才尽。
才尽智亦穷,于事或稍近。
一生数蹈此,久为深人哂。
自知不量力,正坐疏且浅。
此行虽应募,耐事实所短。
朝官多老手,善败终不窘。
得失置勿言,急脉受以缓。
寻君遂初赋,恶声孰能反?三旬闭不出,花发风稍暖。
未须借春老,心事殊恨晚。
久闲思自试,甫出意遽懒。
家书一言归,夜梦已先返。
送行盍预作,俊语不可忍。
才尽智亦穷,于事或稍近。
一生数蹈此,久为深人哂。
自知不量力,正坐疏且浅。
此行虽应募,耐事实所短。
朝官多老手,善败终不窘。
得失置勿言,急脉受以缓。
寻君遂初赋,恶声孰能反?三旬闭不出,花发风稍暖。
未须借春老,心事殊恨晚。
久闲思自试,甫出意遽懒。
家书一言归,夜梦已先返。
送行盍预作,俊语不可忍。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年的郑孝胥所作,名为《寄答张贞午》。诗中,诗人以坦诚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才智不足和面对事情时的困境。他自嘲才尽智穷,承认自己在处理事务上有时过于急躁,缺乏深思熟虑。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虽然这次应募出仕,但深知自己能力有限。他提到朝中的老练官员能够妥善应对失败,而他自己则需要学习这种从容。
诗人感叹时间紧迫,春天即将过去,他希望能有所作为,但刚有想法就感到懒散。他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一封家书的到来让他夜晚梦中仿佛已经回家。他邀请朋友提前为他的出行送行,期待能有精彩的话语相赠,但又担心自己无法说出那些美好的祝愿。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能力的清醒认识和对未来的期待与挣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