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常顾遇厚,待以为墨卿
所以文房中,四谱无一精。
岂不愿收贮,恐窃好事名。
自愧中槁然,敢假外物荣。
前日下秘阁,谒公来西城。
公常顾遇厚,待以为墨卿。
延之吐佳论,出口无杂声。
语次座上物,砚有紫石英。
云在岭使得,渠常美其评。
因取手自封,见授嘱所擎。
仓皇捧以拜,其喜怀抱盈。
归来示家人,众目欢且惊。
言并我所有,瓦砾而瑶琼。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磨知密理润,点觉浮光清。
洗濯鉴面瑩,弹扣牙音铿。
遂剪十袭巾,加以重箧盛。
客来有欲观,稍俗不敢呈。
愿传之子孙,更重金满籯。
作诗叙嘉贶,惭比毫毛轻。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收到朋友赠送的珍贵紫石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和物品的珍视与欣赏。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砚的美好及作者的喜悦之情。
“学文二十年,语气殊未成。”开篇即点明诗人对于文学造诣虽久,但自感才华尚未臻至完善。紧接着,“所以文房中,四谱无一精。”表达了对书房藏品的挑剔,即使是珍贵的墨宝,也难以满足其高标准。
“岂不愿收贮,恐窃好事名。”诗人虽心仪这些物品,但又担忧过度收藏会招致他人的非议。接着,“自愧中槁然,敢假外物荣。”则是对自己能力的自谦,以及不敢借助外物来彰显自己的荣耀。
“前日下秘阁,谒公来西城。”转折处提及了朋友赠送砚石的缘由,而“公常顾遇厚,待以为墨卿。”则是对这位朋友深情厚谊的赞誉。
“延之吐佳论,出口无杂声。”诗人形容朋友不仅物品珍贵,其言谈也如同清泉般纯净。接着,“语次座上物,砚有紫石英。”细述了砚的美丽与珍异。
“云在岭使得,渠常美其评。”诗人对这块来自远方之地的紫石砚给予高度评价,而“因取手自封,见授嘱所擎。”则是作者亲手接过并保管此物,心存感激。
“仓皇捧以拜,其喜怀抱盈。”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份礼物的珍视与喜悦,而“归来示家人,众目欢且惊。”则是将此美事分享给家人,他们也同样感到欣喜和震惊。
“言并我所有,瓦砾而瑶琼。”通过这种比喻,诗人强调了这份礼物不仅物质价值高,更有精神层面的珍贵。紧接着,“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则是进一步描绘此砚在磨墨时的效果,既显示出其材质上的优越,也彰显了诗人对这份礼物的深层次感受。
“磨知密理润,点觉浮光清。”细腻地刻画出了磨墨后的墨汁流畅、光泽明亮,而“洗濯鉴面莹,弹扣牙音铿。”则是对砚石本身质地的赞美,以及在使用中产生的声音效果。
“遂剪十袭巾,加以重箧盛。”诗人珍视这份礼物,以至于用最好的材料来保护它。而“客来有欲观,稍俗不敢呈。”则是对外界的保守态度,即便是好奇的客人,也难以一睹其真容。
最后,“愿传之子孙,更重金满籯。”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将这份珍贵转赠给后代,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物品,留下自己的精神财富。而“作诗叙嘉贶,惭比毫毛轻。”则是对自己作品的谦逊,以及将这份礼物赞美之情与作品相比较时,感到自己言语远不及物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