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编苇荻,蜃气幻楼台
出处:《泊浙江东岸次斗山韵》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渺渺江空阔,停帆首屡回。
渔家编苇荻,蜃气幻楼台。
逸少亭应在,鸱夷棹不来。
一钩新月上,时把篾篷推。
渔家编苇荻,蜃气幻楼台。
逸少亭应在,鸱夷棹不来。
一钩新月上,时把篾篷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渺渺:形容江面广阔无边。江空阔:江面开阔。
停帆:停下船帆。
屡回:多次回头。
渔家:打鱼的人家。
编苇荻:编织苇草和荻杆。
蜃气:海市蜃楼的景象。
幻楼台:虚幻的楼台。
逸少亭:指王羲之的逸少亭,逸少是王羲之的字。
鸱夷:古代一种皮囊,这里代指船。
棹:船桨,这里指船。
新月:刚刚升起的月亮。
时把:不时地。
篾篷:用竹篾编制的船篷。
推:推动。
翻译
江面宽广而渺茫,船儿停下频频回首。渔家在芦苇和荻草中编织生活,海市蜃楼般的幻象中楼阁浮现。
想来王羲之的逸少亭应该就在附近,但友人的木舟却未到来。
一弯新月升起,我时不时地推动竹篾篷以观星赏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景图画,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开篇“渺渺江空阔,停帆首屡回”两句,通过对广阔江面和停泊船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微小和行踪的反复无常,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渔家编苇荻,蜃气幻楼台”两句,则是对江边渔人的生活状态以及水乡特有的迷离景象进行描绘。这里的“渔家”指的是居住在水边的人们,他们用苇草和荻做为建材,编织成栖息之所。而“蜃气幻楼台”则是对那种因雾气而显得若隐若现的建筑物进行描绘,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接着,“逸少亭应在,鸱夷棹不来”两句中,诗人提到了逸少亭,这里“应在”表明亭子依旧存在,而“鸱夷棹不来”则透露了诗人的孤独与期待中的失望。这里的“鸱夷棹”是古代用以招徕宾客的一种方式,诗人通过这种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寞。
最后,“一钩新月上,时把篾篷推”两句,是对夜晚新升起的弯月和诗人偶尔举杯饮酒的情景进行描绘。这不仅是对美好景致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在寂寞中寻找慰藉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江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忧思,是一首融合了山水田园情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