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户自怜今伏老,联鞍谁记旧追欢
出处:《剪牡丹感怀》
宋 · 陆游
雨声点滴漏声残,短褐犹如二月寒。
闭户自怜今伏老,联鞍谁记旧追欢。
欲持藤榼沽春碧,自傍朱栏剪牡丹。
不为挂冠方寂寞,宦游强半是祠官。
闭户自怜今伏老,联鞍谁记旧追欢。
欲持藤榼沽春碧,自傍朱栏剪牡丹。
不为挂冠方寂寞,宦游强半是祠官。
注释
雨声:形容雨滴的声音。点滴:形容雨点连续不断。
漏声:古代计时器漏壶的声音。
残:减弱,微弱。
短褐:简陋的粗布衣服。
二月寒:形容早春的寒冷。
伏老:年老体衰。
联鞍:并肩骑行。
追欢:追忆过去的欢乐时光。
藤榼:藤编的酒壶。
春碧:新酿的绿色美酒。
朱栏:红色的栏杆。
牡丹:春天的名花。
挂冠:辞官。
寂寞:孤独,寂寞。
宦游:在外做官。
强半:大半,多半。
祠官:祭祀官员,负责管理祠庙的人。
翻译
雨点滴滴漏声渐弱,破旧衣衫如二月寒意。我独自关上门,感叹如今已老,那些昔日共骑马游乐的同伴,还有谁记得呢?
想提着藤制酒壶买些新酿的酒,走近朱红栏杆边剪取盛开的牡丹。
并非因为辞官才感到寂寞,大部分的仕途生涯其实都是在做祠官这样的闲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剪牡丹·感怀》,通过描绘雨夜的清冷和诗人自身的境况,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与感慨。首句“雨声点滴漏声残”以雨滴声和漏壶声交织,营造出夜晚的寂静与凄凉。"短褐犹如二月寒"则写出诗人穿着简朴,感觉即使在二月春寒料峭中也难以抵挡。
接下来,“闭户自怜今伏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自怜,以及对过去的追忆。“联鞍谁记旧追欢”暗示了曾经的欢聚时光已成过往,无人再能记起。诗人想要借酒浇愁,“欲持藤榼沽春碧”,但独自倚靠朱栏,剪下一枝牡丹,更显孤独。
最后两句“不为挂冠方寂寞,宦游强半是祠官”,揭示了诗人并非因为辞官而感到寂寞,而是长期在外做官,大部分时间担任祠官这样的闲职,使得生活更加空虚。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晚年的落寞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