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鼓犹闻治世音,逃喧爱寂自沈吟
出处:《杭正月十三夜》
宋末元初 · 方回
歌鼓犹闻治世音,逃喧爱寂自沈吟。
九衢翠钿春□□,一室青灯夜独深。
岂不冻云开霁月,其如老眼异童心。
□□变幻凉州梦,便觉繁华胜似今。
九衢翠钿春□□,一室青灯夜独深。
岂不冻云开霁月,其如老眼异童心。
□□变幻凉州梦,便觉繁华胜似今。
拼音版原文
□□
注释
歌鼓:歌声和鼓乐。治世:盛世。
逃喧:避开喧嚣。
沈吟:沉思。
九衢:繁华的街道。
翠钿:翠绿的装饰品。
春□□:春天的景象(此处可能缺失一个形容词)。
一室:一间屋子。
青灯:青色的油灯。
夜独深:夜晚格外深沉。
冻云:阴霾的云层。
霁月:晴朗的月亮。
老眼:老眼昏花。
异童心:与童心不同的眼光。
变幻:变化无常。
凉州梦:梦中的凉州。
繁华胜似今:过去的繁华胜过现今。
翻译
依然能听到盛世的歌声和鼓乐,我却更爱寂静,独自沉思。春天的街头繁华热闹,屋内只有青灯照耀,夜晚显得格外深沉。
难道不是因为阴霾散去,明月当空,但我的老眼看待事物已非童心。
梦境中的凉州变换多端,醒来觉得过去的繁华似乎比现在还要胜过一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静谧的春夜里,独自一人沉浸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之中。开篇“歌鼓犹闻治世音”表明诗人依旧能够听到那些象征太平盛世的声音,这里的“歌鼓”可能是指军中的乐器,其声音在这里代表了和平与秩序。紧接着,“逃喧爱寂自沈吟”则揭示出诗人对喧嚣的逃避,以及他对于静谧环境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沉吟”意味着深深地思考和回味。
下一句“九衢翠钿春□□”,因缺失部分内容难以全面解读,但可推测诗人可能是在描述某种繁华与美丽的情景。接着,“一室青灯夜独深”则直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夜晚,他独自一人在青色的灯光下度过深沉的夜。
“岂不冻云开霁月,其如老眼异童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个人感受的思考。这里,“冻云开霁月”可能是指冰雪消融,云层散去之后出现的明亮月亮,这既可以理解为外界景象,也暗示着内心世界的清晰与明朗。而“其如老眼异童心”,则是在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的是同样的世界,但感受却截然不同。
最后,“□□变幻凉州梦,便觉繁华胜似今”两句中,“变幻凉州梦”可能是指对过往生活的一种回忆和反思,这里的“凉州”,通常是指古代的凉州,即今天的甘肃武威一带,常在诗词中作为边塞之地出现。而“便觉繁华胜似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这种美好的感觉甚至超过了现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远的思想联想,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和空间限制的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