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游曾来拾瑶草,梦里武夷清未了
元末明初 · 蓝仁
方壶画山世有名,生纸一幅涂纵横。
孤峰倚天旭日上,危石拔地秋风生。
壮游曾来拾瑶草,梦里武夷清未了。
紫阳五曲石门荒,金老三间茅屋小。
兴来故笔起层峦,万仞嵯峨咫尺间。
龙洞云烟含宿雨,鹤坛星月满空山。
武林道士余三一,来憩松根讲周易。
十年不出鬓垂丝,九转将成眼如漆。
新图千里寄神交,东南一柱青天高。
愿授神方服石髓,共听仙乐鸣云璈。
閒窗持赠深有意,念我衰年住尘世。
便欲呼儿挽鹿车,从此相随入苍翠。
孤峰倚天旭日上,危石拔地秋风生。
壮游曾来拾瑶草,梦里武夷清未了。
紫阳五曲石门荒,金老三间茅屋小。
兴来故笔起层峦,万仞嵯峨咫尺间。
龙洞云烟含宿雨,鹤坛星月满空山。
武林道士余三一,来憩松根讲周易。
十年不出鬓垂丝,九转将成眼如漆。
新图千里寄神交,东南一柱青天高。
愿授神方服石髓,共听仙乐鸣云璈。
閒窗持赠深有意,念我衰年住尘世。
便欲呼儿挽鹿车,从此相随入苍翠。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余复婴近以方壶所写大王峰转惠暇日展玩殊有幽趣因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首先赞美了方壶画山的技艺高超,画面中孤峰峻峭,旭日映照,危石峥嵘,秋风生寒,营造出壮丽而神秘的意境。他回忆自己曾在梦中游历武夷山,感叹石门荒凉、茅屋小巧,流露出对往昔游历的怀念。
接着,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将画面扩展到龙洞云雾缭绕、鹤坛星月皎洁,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他提及武林道士余三一,隐居山中研读周易,岁月流转,白发丛生,但修炼之心不改。诗人收到好友的千里画卷,深感友情珍贵,希望与对方共享仙道生活,聆听仙乐。
最后,诗人感慨万千,将画卷视为寄托,表达对尘世生活的留恋和对归隐山林的向往。他甚至想象要唤儿驾车,与画中之景共度余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深深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富有诗意,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对于山水画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