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梨枣熟,亦欲傅脩翰
出处:《和制垣金泉山》
宋 · 吴泳
昔日南充县,卑栖枳棘鸾。
道根随境悟,屐齿过桥寒。
梦觉松花白,重来鹤顶丹。
仙翁梨枣熟,亦欲傅脩翰。
道根随境悟,屐齿过桥寒。
梦觉松花白,重来鹤顶丹。
仙翁梨枣熟,亦欲傅脩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昔日:从前。南充县:地名,古代中国的一个县。
卑栖:地位低下,栖身之处简陋。
枳棘: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鸾:传说中的吉祥鸟。
道根:修行的根本。
随境悟:随着环境变化而有所领悟。
屐齿:木屐的齿,代指行走。
过桥寒:走过桥时感到寒冷。
梦觉:梦醒。
松花白:松树开花,象征纯洁。
鹤顶丹:鹤的头顶呈现红色,象征长寿或高洁。
仙翁:对年长有德者的尊称。
梨枣熟:梨和枣子成熟,丰收的象征。
傅脩翰:磨砺文笔,准备书写。
翻译
从前在南充县,我栖身于低微之地,像鸾鸟栖息在荆棘丛中。修行的道路随着环境的感悟而深化,走过寒冷的桥面,留下深深足迹。
从梦境中醒来,看见松花洁白如雪,再次来访,发现鹤顶已染上红霞。
仙翁的梨枣已经成熟,我也想借此机会磨砺文笔,写下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昔日所居之地的怀念。"昔日南充县,卑栖枳棘鸾"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那里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有着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和谐。"道根随境悟"则显示了诗人对于生命真谛的领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在。
"屐齿过桥寒"中,"屐齿"指的是行走时脚步的声音,这里通过对冷清桥面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寂寞与孤独的氛围。接下来的"梦觉松花白,重来鹤顶丹"则是诗人在梦中经历了从觉醒到再次攀登高峰的过程,"松花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而"鹤顶丹"可能指的是山巅之上的红日或红云,代表着新的希望和开始。
最后两句"仙翁梨枣熟,亦欲傅脩翰"中,“仙翁”通常指的是道士或高僧,这里可能是诗人自己的一种自称。"梨枣熟"则象征着事物的成熟与完善,而“亦欲傅脩翰”表达了诗人对于继续书写、创作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独特领悟。